食槽胀虽烙,多缘腑病生。
胃翻加止沫,何药效能成。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徐成的《王良百一诗》系列中的第七十六首,通过简短的四句,探讨了疾病与药物治疗的关系。
首句“食槽胀虽烙”,以“食槽”比喻人体消化系统,形象地描绘了因饮食不当导致的腹部胀满不适,如同食物堆积在食槽中,难以消化吸收,仿佛被“烙”在体内一般。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病症具象化,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病症的严重性。
次句“多缘腑病生”,点明了病症产生的原因,即源于腑脏功能失调。这里的“腑病”泛指内脏器官的疾病,强调了身体内部环境的不和谐是引发各种不适的根本原因。
第三句“胃翻加止沫”,进一步描述了病症的具体表现。胃部翻动,可能是因为胃气上逆,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止沫”则暗示了可能伴随有泡沫状的分泌物,这可能是胃液反流或消化不良的表现。这一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病症的细微变化。
最后一句“何药效能成”,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面对这样的病症,何种药物才能有效缓解?这不仅体现了对药物治疗的重视,也反映了古代医者在面对复杂病情时的思考和探索精神。这一句引人深思,暗示了寻找适合病症的治疗方法是一个需要智慧和经验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疾病与治疗的关系,既体现了医学知识的普及,也蕴含了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和对医疗实践的反思。
瑶台仙姝畏姚妒,化作君庭双玉树。
大庾万条看更俗,陇头一阕吹不堕。
张果鲵齿如编银,要与此树争丰神。
飞觞三雅媚残月,摇笔词组开新春。
有子移根奉温室,皎皎冰姿射霜日。
莫言子作书生酸,要与君王调鼎实。
御史台中柏,哑哑乌夜啼。
返哺既以乖,风木不宁栖。
子心安可穷,物理故难齐。
峨峨京山阡,上有黄金题。
丹纶标玄德,彤管写青闺。
谁云二枯骨,忽若吐云霓。
我诵孝终篇,不为御史凄。
茂陵志佳兵,华容司职方。
力诎徼功士,失毋令得偿。
及乎孝皇代,经营膂力刚。
锡圭黄河流,杖钺岭海邦。
抚此蒸黎瘝,如保赤子伤。
君门逮遐陬,磅礡皆春阳。
晚途彻帝聪,所披无不当。
造膝若一身,密语沃中肠。
鼎湖泣遗弓,挥手白云乡。
岂无沈几哲,妖竖乱天纲。
身名竟璧完,令德假穹苍。
昔睹蓬莱虹,维时午初霁。
恍若梵天桥,旌拂拥螺髻。
有桥吴江湄,列星七十二。
连蜷下饮水,夭矫垂虹势。
结庐栖近皋,之子托深契。
文彩成五色,中含不平气。
虽等望云渴,毋取贯日锐。
变幻俄顷间,造物小儿戏。
何似以桥名,千秋恒利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