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穗香生把,盈筐露未干。
啄遗鸦欲下,拾滞稚争欢。
这首诗描绘了农忙时节丰收景象的温馨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们在田间劳作的场景,以及他们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首句“西成已在望”,点明了季节与地点,预示着丰收的希望已经近在眼前。接着,“早作更呼欢”则生动地刻画了农民们在忙碌中洋溢出的喜悦之情,即使是在清晨的劳作中,也能感受到他们的乐观与满足。
“刈穗香生把,盈筐露未干”两句,通过“香生把”的细节描写,不仅突出了稻谷的成熟与香气,也暗示了农民们辛勤劳动的成果。而“盈筐露未干”则进一步强调了收获的丰富与新鲜,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露水与稻香,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与大自然的馈赠。
“啄遗鸦欲下,拾滞稚争欢”这两句,以鸦鸟啄食稻谷的场景,侧面反映了农民们在收获之余,连田间的残余也不放过,体现了他们对每一粒粮食的珍惜与利用。同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拾取散落的稻谷,更是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趣味,展现出一片和谐与欢乐的氛围。
最后,“主伯欣相庆,丰年俯仰宽”两句,表达了农民们对丰收的共同庆祝与感慨。丰收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富足,更象征着一年辛勤劳作后的宽慰与满足,主伯(可能指村里的长者或领导)与农民们一同庆祝,共享这份喜悦,体现了社区间的团结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情感表达,生动展现了中国农耕文化中的勤劳、智慧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丰收带来的喜悦与宽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小园种桃复种松,中间隙地宽数弓。
种蕉惹雨李惹虫,欲种绿竹摇清风。
覆以黄土灌以水,数日嫩绿抽葱葱。
明年箨卸新荫浓,低垂量得遮书窗。
窗中冰簟四时碧,林下桃花三月红。
桃花落尽信风急,松声竹声摩碧空。
閒人时来竹根下,一香一茗携一童,卧读离骚人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