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璿公房牡丹》
《书璿公房牡丹》全文
宋 / 潘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寺中闻说牡丹花,多少人争耳傍誇。

潦倒参军来看晚,数枝已谢病僧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ūxuángōngfángdān
sòng / pānláng

zhōngwénshuōdānhuāduōshǎorénzhēngěrbàngkuā

liáodǎocānjūnláikànwǎnshùzhīxièbìngsēngjiā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参军(cān jūn)的意思:指参加军队,成为军人。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潦倒(liáo dǎo)的意思:形容生活贫困困顿,失意凄凉。

牡丹(mǔ dān)的意思:比喻人才、美女等在某种环境下得以展露才华或美貌。

僧家(sēng jiā)的意思:指僧人、寺庙或与僧人有关的事物。

少人(shǎo rén)的意思:指人数稀少,少之又少。

闻说(wén shuō)的意思:听说;听闻

谢病(xiè bìng)的意思:指因病而康复,表示病愈或恢复健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寺院中观赏牡丹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禅意。首句“寺中闻说牡丹花”,仿佛是不经意间听闻的消息,却引出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接着,“多少人争耳傍誇”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对于牡丹花竞相夸赞的场景,既有热闹的氛围,也暗含了世俗的浮华。

然而,诗人并未被这种热闹所吸引,而是选择了与众不同的路径——“潦倒参军来看晚”。这里的“潦倒”二字,不仅描绘了诗人可能的外貌或心境,更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他选择在傍晚时分,一个较为安静的时间,去探访牡丹,这既是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是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最后一句“数枝已谢病僧家”,则将画面推向了更为深邃的层次。牡丹花虽美,但也有凋谢之时,正如人生一样,总有消逝的瞬间。而“病僧家”的设定,更是增添了几分禅意,暗示着生命与自然、时间与空间的深刻关联,以及对生命短暂而美好的深刻体悟。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潘阆

潘阆
朝代:宋   字:梦空   号:逍遥子   籍贯:文   生辰:?~1009

潘阆(làng)(?~1009)宋初著名隐士、文人。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性格疏狂,曾两次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有诗名,风格类孟郊、贾岛,亦工词,今仅存《酒泉子》十首。
猜你喜欢

酒寄通州吴先生

往年醉倒先生家,今寄绿洒沧海涯。

此酒到时春已晚,犹应趁得赏残花。

(0)

题淮阴侯庙

汉高不得淮阴将,天下雌雄未可知。

力劝君王回蜀道,便携诸将破秦师。

故人斩首诚非策,女子阴谋遂见欺。

终使英雄鉴成败,未图功业自先疑。

(0)

喜吴几道迁右正言知谏院

精金喜入陶镕手,玉鉴直须明主知。

志士本来能许国,古人所恨不逢时。

汉成不用朱云剑,舜帝尝闻大禹辞。

莫道孤居无感激,挼挲两耳听京师。

(0)

北山岩

西风曳曳片云閒,一夜寒泉卧北山。

倚杖岩头秋独望,稀疏烟垄是人间。

(0)

氐州第一

开遍来禽,春事过也,江南倦客心苦。

料理花愁,销磨酒病,还是年时意绪。

寒浅香轻,早一霎、朝来微雨。

柳曲闻莺,河桥信马,旋题新句。漫道而今无贺铸。

尽肠断、满帘飞絮。

说似风流,除非小杜,妙绝夸能赋。

黯相逢,俱有恨,空流落、江山好处。

猛拍阑干,诉天知、声声杜宇。

(0)

林治中郑广文以诗来遣鲁酒报聘拙语辅行

长公本喜饮,半入野人腹。

南洲春梦婆,亦复开醉目。

尚想晋流丽,鳖饮更升木。

兴来索老兵,谁谓酌可独。

我亦爱客至,陶巾时一漉。

虽有彭泽田,种秫苦不足。

颇因病入务,瓢弃尚馀绿。

岂无大雅朋,来伴离骚读。

广文粲檐花,和靖峙修竹。

交情如酎醇,秀句喜心沃。

觞政尝卜夜,谈闱屡更仆。

胡为阔宇芝,但忆颓山玉。

聊尔遣书瓻,安得洗愁斛。

昔誇圣人中,今愧平原督。

杯手助持螯,车涎笑逢曲。

青州岂乌有,白衣问黄菊。

如皋应解颜,对饮颇胜俗。

何时赤壁游,匏樽笑相属。

欲歌鹿鸣三,正苦龟藏六。

饮肯遗公荣,雨烦过御叔。

忻闻麦两岐,况有鱼百族。

小却揖二豪,觥船倒醽醁。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