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刈旱苗二首·其二》
《临刈旱苗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古风

可怪书生命分穷,频年荒歉天公

枯陂尽作龟纹裂,旱穗浑如雀啄空。

佃客腰镰痴不割,长官受状远难通。

归来笑向儿童道,定是今年饿杀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官(zhǎng guān)的意思:指担任高级职位的人,尤指军队中的上级领导。

佃客(diàn kè)的意思:指受地主雇佣耕种土地的农民。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龟纹(guī wén)的意思:指龟壳上的纹路,比喻文章或书画的纹理、纹样。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荒歉(huāng qiàn)的意思:形容荒废、荒芜,没有人烟。

浑如(hún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混乱、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可怪(kě guài)的意思:奇怪,不可思议

命分(mìng fēn)的意思:命运注定的分配

年荒(nián huāng)的意思:年年收成不好,粮食不丰富。

频年(pín niá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连年地

生命(shēng mìng)的意思:表示生死未定,不知道结果如何。

是今(shì jīn)的意思:表示当前的时代或现在的情况。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天公(tiān gōng)的意思:指自然界的力量或自然规律。

作龟(zuò guī)的意思:指遇到困难或危险时,像乌龟一样缩头缩尾,退缩不前。

鉴赏

这首宋诗《临刈旱苗二首(其二)》是郑刚中的作品,诗人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农民在严重旱灾中的困苦生活。首句“可怪书生命分穷”,表达了对命运多舛的无奈,暗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接着,“频年荒歉苦天公”进一步强调了连年自然灾害带来的苦难。

“枯陂尽作龟纹裂”形象地刻画了干涸的池塘如同龟甲裂纹般,揭示了土地的贫瘠和缺水的严重。“旱穗浑如雀啄空”则通过比喻,写出田间的稻穗因干旱而被鸟雀啄食殆尽的惨状。

“佃客腰镰痴不割”描绘了佃农尽管手持镰刀,但由于环境恶劣,他们近乎痴傻地不愿轻易收割,期待着哪怕一丝雨水。“长官受状远难通”则反映出官府文书的传递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变得困难重重。

最后两句,“归来笑向儿童道,定是今年饿杀侬”,诗人以苦笑的方式,向孩子们诉说自己的绝望,预感今年的饥荒将使他们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与悲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困和官府管理的疏忽。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与阎方伯饮紫阳庵次韵

一缕茶烟湿未消,几梯云路暗通桥。

涛头盛拥鸱夷怒,亭上清留野鹤标。

病目临风常带缬,弊裘经雨半成潮。

重来便拟非生客,径揖山灵不待邀。

(0)

元日

松槚情深懒问途,又从乡国饮屠苏。

时名浪比来仪凤,薄孝思同返哺乌。

四十头颅惊隔岁,五千文字愧今吾。

承平一饭皆君赐,遥望星杓礼帝都。

(0)

赠程瑎·其三

文采风流入壮年,名门当见后昆贤。

紫阳正是君同里,莫为傍人草太玄。

(0)

题汪思恭松萝书屋·其四

秘府图书阅半交,故园松菊可全抛。

何时更约开新社,与子山中共结茅。

(0)

歙北有山曰飞布甚奇山下江氏世居之山旧有主簿庙以结兵禦寇之功而江氏实主其祀今江氏之老曰嗣器其家以殷实徙京师从子韶入为京学生尝及见予予过歙欲访江氏适以疾不果赋此寄之

一峰高耸碧嶙峋,一族相延几百春。

庙守甘棠思歙簿,家传乔木自江人。

幸瞻日月分馀照,渐觉诗书起后尘。

多病未酬鸡黍约,不辞题句托双鳞。

(0)

游万山观

何代迎仙地,高低复起楼。

东明先得日,西爽最宜秋。

帆影林梢见,岚光脚下流。

道人吹铁笛,飞思绕瀛洲。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