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偶作五首·其四》
《山中偶作五首·其四》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

渐老便幽僻,西来意亦迷。

不知师子吼,何似野猿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来意(lái yì)的意思:指来访的目的或意图。

师子(shī zǐ)的意思:指学生能够超越老师,达到或超过老师的水平。

意亦(yì yì)的意思:意思也是如此,意味着同样的意思或结果。

幽僻(yōu pì)的意思:幽僻指的是地处偏僻、人烟稀少的地方,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孤僻、不合群。

师子吼(shī zǐ hǒu)的意思:形容人声音洪亮有力,像狮子一样威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山中时的内心感受与自然环境的交融。首句“渐老便幽僻”透露出一种岁月流逝、步入晚年后的宁静与深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选择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西来意亦迷”则可能是在表达在追寻某种精神或理想的过程中,可能会感到迷茫和困惑,但这种迷茫并非全然消极,而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接下来的两句“不知师子吼,何似野猿啼”,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师子吼”(狮子的咆哮,通常象征着力量、威严)与“野猿啼”(猿猴的啼叫,可能象征着自由、灵动)进行对比。这里或许在探讨不同生命状态下的声音所蕴含的意义,狮子的吼声代表了一种内在的强大力量,而野猿的啼叫则可能象征着自然界的自由与生命力。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或许在思考内在力量与外在自由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追求精神境界的过程中,如何平衡这两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哲学的深入探索和对自然美的高度欣赏。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送周礼侍赴召

昨奉书题岁且更,每逢人士说先生。

名高正倚斯文在,身屈不妨吾道行。

天以苍生付安石,孰能三径老渊明。

自怜留落端何幸,得向溪城一送迎。

(0)

次韵郑季奕见寄二首·其二

一写山中信,自嗟天外人。

诗无咏贫士,政岂失穷民。

已悟哀仍乐,勿论亨与屯。

我交非势利,宁有白头新。

(0)

刘伯山书来云有施主为造一亭刘子澄名曰竹溪索诗为赋二首·其二

今人那有郗嘉宾,为子经营茅栋新。

可待弦歌资乃具,讵须出郭始离尘。

旧诗颇愿穷冈割,后约要容王翰邻。

更唤能诗子欧子,不因对月自三人。

(0)

冲谷过予晏斋

梦里春归去,榴花晚欲然。

窗晴书味熟,竹密鸟声圆。

多病妨搜句,逢人懒问禅。

澹然无可语,危坐了炉烟。

(0)

元衡过邢园同广声终日坐于习堂梅树之下得长句

一间茅屋数株梅,三径频成为我开。

剩有游蜂能掠蕊,寂无饥雀下行苔。

长吟共惜频惊落,久坐何妨晚始回。

为语清风莫轻扫,明朝更欲杖藜来。

(0)

书买江天阁壁

赵壹乡党摈,陈登湖海豪。

飘飘风欲举,凛凛雪争高。

眼界自无极,画图空复劳。

未须惊白发,聊得湛春醪。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