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梅二绝·其二》
《古梅二绝·其二》全文
宋 / 萧德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百千年藓著枯树一两点春供老枝。

绝壁笛声那得到,直愁斜日冻蜂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千(bǎi q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数目繁多。

得到(dé dào)的意思:获得、取得、得到某物或某种结果

绝壁(jué bì)的意思:指非常险峻的山崖或悬崖,也用来形容困境或难以逾越的障碍。

枯树(kū shù)的意思:指树木干枯、失去生机的状态,用来形容事物没有希望、没有活力或已经衰败。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一两(yī liǎng)的意思:指极其微小的数量,形容非常少或微不足道。

注释
藓:一种生长在阴湿环境下的绿色植物,通常附着在石头或朽木上。
枯树:已经死亡或失去生机的树木。
春供:春天的色彩和生机。
老枝:树干上的老部位。
绝壁:陡峭的悬崖。
笛声:笛子发出的声音。
那得到:怎能听到。
直愁:只感到忧虑。
冻蜂:被冻住的蜜蜂。
翻译
历经千百年,苔藓覆盖着枯木
只有几点春色点缀在老枝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富有生机的冬日古梅图景。"百千年藓著枯树",诗人以百年老树为背景,强调了岁月的痕迹和古梅的沧桑,苔藓覆盖其上,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一两点春供老枝"则点出尽管寒冬料峭,但仍有春意在老梅的枝头悄然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绝壁笛声那得到",此处运用了虚写的手法,以想象中的笛声反衬出环境的孤寂和偏远,更显古梅的孤独与高洁。"直愁斜日冻蜂知",诗人担忧只有寒蜂才能感知到这冬日里的一丝暖意,表达了对梅花无人欣赏的惋惜,同时也寓含了对梅花坚韧品格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梅在严寒中独自绽放的坚韧之美,以及诗人对这种美深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萧德藻
朝代:宋   字:东夫   籍贯:自号千岩老   生辰:1151

萧德藻,南宋诗人。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初任尤川县丞,后为湖北参议,再调湖州乌程令。因爱当地山水之美,遂移家乌程,住县中屏山,其地有千岩之胜,所以自号“千岩老人”,表示归隐不仕。 
猜你喜欢

题画卷後六言二首之二鸣琴召鹤图

结茅百尺荒台,杖藜一径莓苔。
谢绝鸡群老鹤,不应端为琴来。

(0)

晚泊三山怀古兼寄历阳明游

三山春水拍江流,六代余风扫地收。
破国龙骧复安在,赋诗宣城难与酬。
伤心远宦北宗老,满眼旧游南豫州。
寄声好住数君子,一别相忘风马牛。

(0)

雪後同吴达夫慎献玉登黄鹤楼

岁律峥嵘腊尽头,风吹朔雪到南州。
三湖簸荡鲛鼍恐,七泽迷漫狐兔愁。
狂客定回青雀舫,猎儿初试皂貂裘。
江楼伏槛迎新霁,群玉峰前练带流。

(0)

杨柳枝词二首之二

杨柳东风尽日吹,柔条应自不禁持。
都门三月伤心地,强半青青赠别离。

(0)

檥舟姑熟溪

潮来姑熟半篙深,帆落溪口樯如林。
谢氏青山失故井,桓郎白苎无遗音。
良游蹑屐负登览,衰病伏枕方呻吟。
个中二顷了吾事,怊怅十年怀此心。

(0)

檥舟当到港作

为问溪头潮浅深,片帆长挂北归心。
夜风吹雪晓尤怒,午日破云寒复阴。
江淮行役殊未已,京洛朋游安事寻。
何时稳坐饱麤饭,鼓腹东皋农父吟。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