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姓(bǎi xìng)的意思:指普通人民,平民百姓。
播植(bō zhí)的意思:播种和栽培
刍荛(chú ráo)的意思:指粗浅、肤浅的学问或见识。
大圣(dà shèng)的意思:指非常聪明、有才智的人。
豢养(huàn yǎng)的意思:指人以错误的方法教养、培养他人,使其变得娇气、无能或堕落。
林麓(lín lù)的意思:指茂密的树木和山地,形容景色优美、生态繁茂。
农夫(nóng fū)的意思:指农民或农业工作者,也用来形容勤劳、朴实、勇敢的人。
上帝(shàng dì)的意思:指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
束刍(shù chú)的意思:束缚住牛的嘴巴。比喻言论受到限制,无法自由发表。
泰山(tài shān)的意思:指非常伟大、威严、稳固的事物或人物。
巍峨(wēi é)的意思:形容高大、雄伟壮观的样子。
牺牲(xī shēng)的意思:为了更大的利益或原则而放弃个人的利益或生命。
享上(xiǎng shàng)的意思:指享受到高位、高官、高禄、高爵、高薪等,并得到相应待遇。
讴歌(ōu gē)的意思:赞美、歌颂
玉食(yù shí)的意思:指吃得很好,享受美食。
至尊(zhì zūn)的意思:最高、最尊贵的地位或身份。
- 鉴赏
这首诗《欲游南山行》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吴骐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农业与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圣贤之德的颂扬。
首句“玉食献至尊,播植由农夫。”开篇即点明了食物的来源,尊贵的玉食是由辛勤的农夫播种种植而来,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对食物的珍惜。
接着“牺牲享上帝,豢养以束刍。”则进一步阐述了对神灵的祭祀,通过牺牲和饲料的供养,表达了对上天的敬畏和感恩之心。
“泰山赖林麓,渐以成巍峨。”这一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泰山之所以巍峨壮丽,离不开山林的滋养,暗喻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
最后“大圣择刍荛,百姓兴讴歌。”诗人赞颂圣贤能从平凡的事物中汲取智慧,引领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百姓因此欢欣鼓舞,歌颂圣贤的功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农业、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劳动、自然和圣贤的崇敬之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