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草(bì cǎo)的意思:形容草地绿得非常鲜艳。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辉华(huī huá)的意思:辉煌的光彩或华丽的外表。
九枝(jiǔ zhī)的意思:指事物分散,没有统一的整体。
历乱(lì luàn)的意思:历史经历的混乱和动荡。
楼上(lóu shàng)的意思:指的是在地位、权力或智慧上高于某人。
绮筵(qǐ yán)的意思:绮丽华美的宴会。
潜然(qián rán)的意思:秘密地、悄悄地出现或产生。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山外(shā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宁静幽远的地方。
午夜(wǔ yè)的意思:指夜深人静的时候,特指深夜时分。
星躔(xīng chán)的意思:指星星闪烁、亮光闪耀的样子。
摇光(yáo guāng)的意思:摇动光亮,指使人快速奔跑。
月影(yuè yǐng)的意思:指月光下的影子,比喻不真实、虚幻的事物。
- 注释
- 九枝:形容多枝蜡烛。
耀:闪烁。
午夜:深夜。
忽:忽然。
景集:月光聚集。
青山:远处的山。
萤分:萤火虫飞舞。
碧草:绿色的草丛。
辉华:光芒。
侵:穿透。
月影:月色。
星躔:星星的运行轨迹。
极高楼:高楼之上。
摇光:摇曳的星光。
绮筵:华丽的宴席。
- 翻译
- 九枝蜡烛同时燃烧,深夜中忽然闪烁起来。
月光洒在远处的青山,萤火虫在碧绿草丛前飞舞。
光芒穿透月色,星星的轨迹在其中错落有致地显现。
仰望高楼上空,星光摇曳,照亮了华丽的宴席。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皓的作品,名为《观山灯献徐尚书(其二)》。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华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夜景图。
“九枝应并耀,午夜忽潜然。”这里,“九枝”指的是灯笼,可能是指九盏连在一起的灯串。诗人用“应并耀”来形容灯光闪烁、交相辉映的场面,给人以节日或庆典的氛围。午夜时分,这些璀璨的灯火突然变得柔和而不再刺眼,仿佛在静谧的夜晚中悄然展现。
“景集青山外,萤分碧草前。”诗人将视线转移到远处,“景集”意味着风景汇聚之地。“青山外”的灯光与“碧草前”的萤火虫交相辉映,营造出一幅自然与人为光影交织的美丽画面。
“辉华侵月影,历乱写星躔。”这里,“辉华”指的是灯光,它们仿佛能够穿透夜幕直达月亮和星辰,甚至似乎在与这些天体进行着某种交流。诗人以此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叹与向往。
“望极高楼上,摇光满绮筵。”“望极”表明诗人的视线已经达到极限,而那“高楼上”的灯火却依旧闪耀,不断地在空中摇曳着光芒。这里的“绮筵”可能是指某种装饰物或织品,灯光照在其上,更显得华丽夺目。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既壮观又不失温婉的场景。温庭皓以其特有的艺术手法,将灯火、山川、草木和星辰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神秘与美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