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亭卧雨》
《竹亭卧雨》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偃仰丛篁,清虚思独长。

忽惊花外雨,来到竹间床。

滴翠侵衣湿,牵风捲簟凉。

不须靖节,吾已到羲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丛篁(cóng huáng)的意思:指密集的竹子丛,比喻人群众多。

滴翠(dī cuì)的意思:形容绿色鲜艳、如珠玉般美丽。

靖节(jìng jié)的意思:指保卫国家、捍卫正义、守护节日等的行为。

来到(lái dào)的意思:接受任何人或事物,不加以拒绝。

羲皇(xī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羲皇,也泛指古代帝王。

偃仰(yǎn yǎng)的意思:偃仰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在睡觉或休息时的姿势,意思是躺在床上或地上,仰卧或平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竹亭中静卧听雨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首句“偃仰听丛篁”以动态的“偃仰”(即躺卧)动作,结合静态的“丛篁”(众多竹子),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环境。接着,“清虚思独长”一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清静与深远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

“忽惊花外雨,来到竹间床。”这一转折,将自然界的雨声引入诗境,仿佛雨声突然打破了宁静,又似乎雨声自始至终伴随着诗人,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时间的流逝感。雨滴“滴翠侵衣湿”,不仅描绘了雨滴落在绿色竹叶上的情景,也暗示了雨的清凉与湿润,让诗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牵风捲簟凉”则通过风卷席凉的细节,进一步强化了雨后凉爽的感受,同时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一份宁静与平和。

最后,“不须陶靖节,吾已到羲皇”两句,借用历史上的两位隐士陶渊明和伏羲,表达了诗人超越世俗、达到理想境界的心境。这里,诗人似乎在说,他无需像陶渊明那样追求田园生活,也不需像伏羲那样开创文明,他已经在这片竹林之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达到了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送长庆老人先入岭南

不敢更言别,师行随后归。

幢幡迁柳岸,童行返柴扉。

云覆庾公岭,香迎荔子矶。

到时应夏尽,秋气袭人衣。

(0)

与须识夜话

是非非我计,今古皆空名。

肝胆尚须惜,胸怀岂易明。

人心离复合,世事败还成。

何似寒溪水,朝朝霜气清。

(0)

诃林忆旧山二首·其一

不见雷峰顶,心知海寺东。

闻钟疑隔岸,对雨忆长松。

风鹤从来旧,烟霞此际隆。

百年多病日,归思正无穷。

(0)

登楼

濛濛烟雾里,峰岫隐如无。

地近市廛旧,人看世界殊。

白云迷晓日,青燕引飞雏。

一上楼头望,临风涕欲俱。

(0)

开北径二首·其一

北园开一径,小景足幽情。

俯仰乾坤阔,优游林木平。

海连天逾白,人共月长明。

我亦逃名者,谁当混独醒。

(0)

庭树曲

庭前一树落,庭前一树荣。

荣时双双不见落,落时已落不知荣。

落不知荣荣暗惊,年年忽听寒风声。

大块生物恒不平,既生落者何生荣。

胡不同入溪流清,使我独立貌长生。

一朝伐木山丁丁,千古叹息徒虚名。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