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塍斸得带根芋,松灶筠笼初出炊。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菜色(cài sè)的意思:指菜肴的味道、色泽和质量。
残年(cán nián)的意思:指人已经进入晚年,只剩下最后一点时间。
尘坌(chén bèn)的意思:指尘土飞扬、尘埃四溅的样子,形容非常热闹或混乱的场面。
春灯(chūn dēng)的意思:春天的灯,比喻希望、生机、光明。
粗饭(cū fàn)的意思:指简单粗糙的饭菜,也用来比喻生活贫困、生活水平低下。
大雪(dà xuě)的意思:形容下雪量大,天气寒冷。
但愿(dàn yuàn)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用于表达对某种事情或结果的渴望。
独坐(dú zuò)的意思:独自坐着,不与他人交往。
霏霏(fēi fēi)的意思:形容烟雾、云气等密集而纷杂。
风紧(fēng jǐn)的意思:形势紧迫,危机临近。
腐儒(fǔ rú)的意思:指那些学识渊博,但却不思进取、墨守成规、追求虚名的儒学者。
抚弄(fǔ nòng)的意思:用手轻轻地拍打或揉搓,表示欢快、满足或得意。
海风(hǎi fēng)的意思:海洋上的风,也用来比喻新鲜、清新的感觉或气息。
褐色(hè sè)的意思:指颜色呈棕黄色或暗黄色。
家园(jiā yuán)的意思:家园指的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也代表着家庭和家人。
将雏(jiāng chú)的意思:指将幼鸟带领到巢外,使其学会飞翔。比喻教导学生,使其有所进步。
筠笼(yún lóng)的意思:指人在某种情况下被束缚或困扰,无法自由行动。
菌蠢(jūn chǔn)的意思:指人的智力低下,思维迟钝,不聪明。
落家(luò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家人的落脚之处,也指安家、定居的地方。
茅堂(máo táng)的意思:茅堂指的是简陋的茅草房,用来比喻贫苦人家的住所。
密云(mì yún)的意思:指云雾密布的景象,比喻众多的事物或人群聚集在一起。
密密(mì mì)的意思:密密,表示非常密集、非常多的意思。
觅食(mì shí)的意思:寻找食物
肉食(ròu shi)的意思:指吃肉的人,泛指享受物质享受或富贵人家。
身力(shēn lì)的意思:指体力和精力。
食食(shí shí)的意思:形容吃得很饱,吃得津津有味。
天海(tiān hǎi)的意思:指天空和大海,形容广阔辽阔、无边无际。
乡农(xiāng nóng)的意思:指乡村中的农民,也可用来指代乡村生活和农村文化。
胸臆(xiōng yì)的意思:指心中的意见、想法、感受。
烟霏(yān fēi)的意思:烟雾缭绕、烟尘弥漫。
一尺(yī chǐ)的意思:一尺表示长度为一尺,也可以引申为短暂的时间或距离。
玉肤(yù fū)的意思:形容皮肤白皙娇嫩。
滋滋(zī zī)的意思:形容声音细小而连续地响。
自惭(zì cán)的意思:感到自愧不如
昨宵(zuó xiāo)的意思:指昨天晚上,表示过去的时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茅草屋中独自品尝新鲜挖来的芋头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食物的色泽、质地以及其带来的味觉享受。诗中不仅体现了对食物的珍惜与满足,还融入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山日未出烟霏霏”,描绘了清晨朦胧的景象,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茅堂独坐知晨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饥饿感,为后续的食物描写铺垫。
“霜塍斸得带根芋,松灶筠笼初出炊”描述了诗人亲自挖掘芋头并用松枝点燃火炉烹煮的过程,体现了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芋头的色泽和形状被形容为“褐色何菌蠢”,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食物的诱人之处。
“堆槃褐色何菌蠢,绝似春灯荐猫笋”通过对比,强调了芋头的美味,仿佛是春天的佳肴,令人垂涎欲滴。接下来的“蒙头密密云绵卸,腻手滋滋玉肤缜”则进一步描绘了芋头的质地,细腻滑腻,如同云绵般柔软,让人忍不住细细品味。
“自惭胸臆多尘坌,抚弄柔香食未忍”表达了诗人对芋头香气的沉醉,以及对生活琐事的反思,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随后,诗人回忆起昨夜的风雨,以及梦中见到的瘦弱妻子,体现了对家庭的深深挂念。
最后,“老乌屋角将雏啼,残年觅食食未得”描绘了冬日里乌鸦在屋角啼叫的情景,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不易。诗人感慨自己虽非强壮的农夫,却也不敢奢望丰盛的肉食,只希望家人健康,能度过余生而不受饥饿之苦。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食物的热爱、对家庭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