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俞 极 山 人 归 太 华 宋 /魏 野 三 峰 倚 太 虚 ,四 岳 境 难 如 。云 向 中 方 起 ,人 归 绝 顶 居 。道 全 忘 世 态 ,诗 必 答 天 书 。不 待 辞 荣 去 ,还 应 笑 二 疏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辞荣(cí róng)的意思:指言辞光彩,名声显赫。
二疏(èr shū)的意思: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不亲近。
方起(fāng qǐ)的意思:指事情一发生,就会引起其他事情或连锁反应。
绝顶(jué dǐng)的意思:达到极限或巅峰的状态。
三峰(sān fēng)的意思:指三座山峰,比喻三个主要的人或事物。
世态(shì tài)的意思:指社会上的风气、道德观念以及人们的行为态度和表现。
四岳(sì yuè)的意思:四位有名望的山岳。
太虚(tài xū)的意思:指虚幻、空幻的样子或状态。
天书(tiān shū)的意思:指难以理解或难以解读的文字或符号。
忘世(wàng shì)的意思:忘记尘世间的纷扰和烦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向中(xiàng zhōng)的意思:指向着中心或中央。
中方(zhōng fāng)的意思:指中国一方,特指中国政府、中国代表团或中国方面的意见、观点、态度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太华山的壮丽景色和隐士俞极山人的生活态度。"三峰倚太虚"展现了山峰高耸入云的景象,"四岳境难如"则强调其在中国名山中的独特地位。"云向中方起,人归绝顶居"写出了山中云雾缭绕,而俞极山人选择在山顶隐居,超脱尘世。"道全忘世态"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诗必答天书"则暗示他的诗歌深得自然之韵,仿佛直接回应上天的意旨。
最后一联"不待辞荣去,还应笑二疏",俞极山人似乎并不急于追求世俗的荣耀,反而以古代隐逸的二疏(西汉时期的两位著名隐士)自比,流露出淡泊名利、自在超脱的风范。整首诗通过山水意象和隐士的生活态度,赞美了俞极山人的高尚情操和人生选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饯朱主客得动字
北风倒天天河冻,长安万户走虹蝀。
使君且莫据雕鞍,主人复尔开金瓮。
四岳同悬平子愁,五饵久抱贾生恸。
谒帝聊与千鹭翔,乘云谁把群龙控。
杯外星辰寒不收,江南杨柳春先动。
我有秦时白玉箫,仙人寄我华阳洞。
仙人一别几千里,今日临岐为君送。
君去清江时一弄,为君白日下双凤。
凤兮凤兮胡不来,白云愁杀金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