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二首·其二》全文
- 翻译
- 自古以来,庐山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被贬的人怎敢计算长久停留
- 注释
- 自古:从古至今。
匡庐:指庐山,古代又称匡山、匡庐山。
胜游:优美的游览之地。
谪臣:被贬谪的官员。
何敢:哪里敢。
计淹留:计算或期待长久停留。
城中:城市内部。
看山处:观赏山景的地方。
客馆:旅馆。
僧坊:僧人居住的场所,这里可能指寺庙。
谩:徒然,空自。
举头:抬头看。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的《诗二首(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向往和对自己贬谪身份的谦逊感慨。"自古匡庐是胜游",开篇便点出庐山作为历来名胜之地,引人向往;"谪臣何敢计淹留",则流露出诗人被贬为臣的无奈与自嘲,暗示自己不敢过多停留,享受这本应属于游人的美景。接下来两句"城中未有看山处,客馆僧坊谩举头"进一步描绘了在城市中无法尽享庐山之美的遗憾,只能在客馆或僧舍中抬头遥望,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自由自在游山玩水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贬谪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端午丰宅之提举送酒
海榴花上雨萧萧,自切菖蒲泛浊醪。
今日独醒无用处,为公痛饮读离骚。
谢李仲宾墨竹
君不见李侯笔端如渭川,顷刻匹纸生琅玕。
霜柯雪干铁石色,忽作小山烟雨寒。
问君何从得此本,湖州嫌浓眉州软。
风轩月槛一相逢,妙处不与人意远。
人言学画先学影,此君风骨青云并。
林深有路鸟声真,日高无人山气静。
平生见此我不疏,逢侯得画两有馀。
从今洗眼空山底,更读人间潇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