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过张氏园林二首·其一》
《重过张氏园林二首·其一》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驻马林下名园两度游。

寻花里径,更上竹西楼。

池鸟閒相语,山云澹不流。

却思离乱日,松菊高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离乱(lí luàn)的意思:指事物分离,混乱无序的状态。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名园(míng yuán)的意思:指著名的园林或美丽的景区。

深林(shēn lín)的意思:指茂密的森林,也比喻深奥、复杂的事物或情况。

松菊(sōng jú)的意思:指宽容大度,不计较小事情。

相语(xiāng yǔ)的意思:通过眼神、面部表情或其他非语言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

寻花(xún huā)的意思:寻找美丽的女子

驻马(zhù mǎ)的意思:指马匹停驻在某地,形容行军途中临时休息。

竹西(zhú xī)的意思:指人品高尚,操守正直,不受外界诱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造访张氏园林时的所见所感。首联“驻马深林下,名园两度游”开篇即点明地点与经历,两次游览此园,情感深厚。颔联“独寻花里径,更上竹西楼”则展现了诗人独自漫步于花间小径,又登上了竹楼的情景,透露出一种闲适与自在。颈联“池鸟閒相语,山云澹不流”通过池边鸟语和山间淡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愉悦。尾联“却思离乱日,松菊负高秋”则在美景之中回溯往昔,表达了对战乱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美好生活的珍惜之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之美与内心之静,情感丰富而深沉。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买陂塘.五首·其四

买陂塘、养多鱼种,养鱼经好须读。

鱼花浮满桃花水,鱼户一春争漉。新雨足。

放万个鱼秧、半是西江族。魿三鲩六。

任嫩草青青,浮萍片片,去果水梭腹。

拖罛好,时用琅玕袅竹。鱼生飞乱红玉。

谁持脍具来相访,兼为荔枝都熟。莼更绿。

齑豉下、羹鱼饭稻随风俗。量鱼论斛。

是蛋客生涯,鲛人事业,水国作汤沐。

(0)

洞仙歌.为惠阳别驾俞君题《挥翰图》,图有没人十三

蓬莱一股,与鹅城仙吏。玉女纷从女生戏。

展花绫、两两催为香奁,添一个,便是鸳鸯十四。

洞天图画里。不向丹青,争识麻姑更妖丽。

为著鹅黄,幺凤憎他,毛全绿、掩君罗袂。

任夜夜、筝调十三弦,怎得似清琴,静含秋水。

(0)

玉蝴蝶

蝴蝶粉,鹧鸪斑。冻凝双玉间。知是漆园閒。

翩翩梦未还。化烟碧,莲花白。风影欲双翾。

看尔当鸾蛮。并飞谁可攀。

(0)

塞孤.送客出榆关

一声箛,送上卢龙道。足裂长城霜草。

射虎石边愁滑倒。嘶马乱,开关草。

猿臂将、白头閒,鱼皮女、红颜老。向穹闾、且共欢好。

遥指鸭绿迷,路与龙沙杳,古塔何时行到。

黑海连天那望晓。休冻绝,埋冰窖。

虹锈水,点羊酥,羝卧处,寻乾燥。雁南时、书寄安好。

(0)

八声甘州.榆林镇吊诸忠烈

大黄河、万里卷沙来,沙高与城平。

教红城明月,白城积雪,两不分明。

恨绝当年搜套,大举事无成。

长把秦时塞,付与笳声。

最好榆林雄镇,似骆驼横卧,人马皆惊。

更家家飞将,生长有威名。

为黄巾、全膏原野,与玉颜、三万血花腥。

忠魂在,颐君为厉,莫逐流萤。

(0)

兰陵王.秋况

倚帘阁。爽气直通寥廓。

凉瓦上、澹澹初旸,影似干将淬秋锷。捣衣声乱作。

响入愁人院落。

西风峭、陡把素砧,搀入霜天白翎雀。曲终睡还著。

梦匹马长城,迤逦沙漠。浑河路黑探兵错。

见都尉毳帐,贤王猎火,敌楼飒飒起雕鹗。

下短草如削。惊觉。倍萧索。渐暮色茏葱,水烟喷薄。

夜蟾早逗东墙角。照满地青桂,半街红药。

可怜月底,又送到,深巷柝。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