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挽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杨善父的鸿胪卿,其生活与品德在家乡传为佳话。诗人杨士奇以深情的笔触,展现了杨善父一生的高雅风致与闲适生活。
首句“家临晋水客燕山”,点明了杨善父的居住环境,晋水与燕山,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其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晋水,清流潺潺,燕山,雄伟壮丽,这样的环境背景,为人物的出场营造了静谧而高远的氛围。
次句“晚际明时逝不还”,则通过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杨善父离世的惋惜之情。晚际与明时,分别代表了日落与黎明,象征着生命的起始与终结,逝不还则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生命的短暂。
后两句“乡里到今谈旧德,一生高致乐萧閒”,是对杨善父品德与生活的高度评价。乡里至今仍在谈论他的美德,表明了他的影响力深远;一生高致,乐于过着闲适的生活,则体现了他追求精神境界而非物质享受的人生观。这两句不仅赞扬了杨善父的个人品质,也反映了作者对其生活方式的赞赏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杨善父生前生活环境、品德与生活方式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声声慢.秋感
病骨支秋,微吟向晚,诗心暗落斜晖。
一发江南,有人寻梦依稀。
流连晓风残月,怕归来、霜雪沾衣。
重回首,只青芜欲断,烟柳成围。
萧寂板桥流水,渐冷枫千树,红上渔矶。
点笔秋光,画图风景应非。
栖乌夜寒自唤,绕乔林、只怎孤飞。
惆怅处,听庭花新唱,远韵依微。
金缕曲
芳事阑珊极。更何堪、几番风雨,几番摧抑。
似绣园林谁管领,祗恨长幡无力。
但一任、封姨狼藉。
零落国香无人问,剩浮花、浪蕊争春色。
鹃啼苦,落英积。玉箫声里流年掷。
遍天涯、濛濛飞絮,绿愁红恻。
沧海沈沈碧云暮,梦里难忘故国。
问谁侍、东皇案侧。
陶令门前垂垂柳,折腰支、移傍章台植。
阑干外,月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