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膏方半尺,稽泽又兼旬。
月已夏云季,云将雷尚屯。
悯农愁壤槁,问夜步檐巡。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六月朔日作》。诗中描绘了六月初一这天,诗人对于农田干旱的忧虑之情,以及他夜晚巡视田间,关心百姓生活的场景。
首句“希膏方半尺”,形象地描绘了雨水稀少,土地干燥的情景,半尺的雨水显得极其珍贵。接着“稽泽又兼旬”进一步说明长时间没有雨水,土地已经严重缺水。接下来的“月已夏云季,云将雷尚屯”两句,描述了夏季云雨的特点,月亮已经进入夏季的云季,但雷雨还未到来,暗示着干旱可能持续。
“悯农愁壤槁,问夜步檐巡”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干旱问题的担忧,他在夜晚亲自巡视田间,关心农田的状况,体现了他对百姓生活的关怀。
最后,“黑蜧何时应,如伤愧视民”表达了诗人对及时降雨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面对干旱问题时的无奈与自责,担心自己的治理未能及时缓解百姓的苦难。
整首诗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以及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责任感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