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端(bǐ duān)的意思:指写作、创作的能力或水平。
边头(biān tóu)的意思:边缘或角落。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风味(fēng wèi)的意思:指某种具有特色的味道或特殊的风格。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似曾(sì céng)的意思:感觉似曾相识或曾经经历过的感觉。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走马(zǒu mǎ)的意思:走马是指乘马行走,也可指迅速行动或快速推进。
走马看花(zǒu mǎ kàn huā)的意思:形容匆忙行事,只看到表面,不深入了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边疆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未能亲临实地观赏美景时,通过笔墨感受其韵味的心境。
首句“边头无事最高闲”,诗人以“边头”这一充满边塞风情的地点起笔,暗示了远离喧嚣、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最高闲”不仅指地理位置的高,更蕴含着心灵上的宁静与自由,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独特魅力的向往。
次句“十日沙泥不肯干”,通过描述连续十日的沙泥未干,营造出边疆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特点。这不仅是对天气状况的客观描写,也暗含了边疆地区环境的艰苦与挑战,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后两句“走马看花虽未得,笔端风味似曾看”,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虽然未能亲自策马观花,但通过“笔端”——即借助文字与艺术创作,仿佛已经领略到了那种独特的风景与风味。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实际未能实现的愿望与通过艺术创作所达到的精神满足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美的独特感知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生活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艺术创作在弥补现实缺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象又抽象的审美空间,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边疆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失调名·其一咏纸钱谑词
你自平生行短,不公正、欺物瞒心。
交年夜、将烧毁,犹自昧神明。
若还替得,你可知好里,争奈无凭。
我虽然无口,肚里清醒。
除非阎家大伯,一时间、批判昏沈。
休痴呵,临时恐怕,各自要安身。
虞主回京四首·其三十二时
太平时。御华夷。躬听断破危疑。
春秋鼎盛,绌声乐游嬉。日升繁机。长驾远驭垂。
意在轩羲。恢六典、斥三垂。
有殊尤绝迹,盛德魄周施。方将缀缉声诗。
扩皇纲,明帝典,绍累圣重熙。高拱无为。事难知。
春色盛,逼千秋嘉节,忽闻玉几。颁命彤闱。
厌世御云归。翊翠凤,驾文螭。缥缈难追。
侍臣宫女,但攀慕号悲。玉轮动,指嵩伊。
龙镳日益远空游,汉庙冠衣。惟盛德巍巍。
镂玉册,传青史。昭示无期。
初去郡斋书怀
肃徒辞汝颖,怀古独悽然。
尚想文王化,犹思巢父贤。
时移多谗巧,大道竟谁传。
况是疾风起,悠悠旌旆悬。
征鸟无返翼,归流不停川。
已经霜雪下,乃验松柏坚。
回首望城邑,迢迢间云烟。
志士不伤物,小人皆自妍。
感时惟责己,在道非怨天。
从此适乐土,东归知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