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枕汗如洗,晓栉气稍苏。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晓 起 信 笔 宋 /范 成 大 午 枕 汗 如 洗 ,晓 栉 气 稍 苏 。落 蛩 试 风 露 ,满 意 鸣 相 呼 。倦 客 感 节 物 ,流 光 不 踌 躇 。秋 声 已 如 许 ,残 暑 何 足 驱 。人 言 今 岁 热 ,迥 与 常 岁 殊 。此 理 恐 未 然 ,岂 不 知 头 颅 。年 年 有 三 伏 ,日 日 非 故 吾 。婆 娑 今 尚 可 ,后 当 弥 不 如 。病 骨 须 一 凉 ,未 暇 惜 居 诸 。坐 来 有 清 思 ,西 风 摇 井 梧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骨(bìng gǔ)的意思:指人体某个部位的病变,比喻组织或机构内部的腐败或疾病。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残暑(cán shǔ)的意思:指仍然炎热的残余夏季。
常岁(cháng suì)的意思:指一年又一年,表示时间的长久和不断循环。
踌躇(chóu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心中有所顾虑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故吾(gù wú)的意思:故吾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我之前的人”或“我之所以”。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居诸(jū zhū)的意思:居住在众多地方。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今岁(jīn suì)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特指即将到来的新年。
倦客(juàn kè)的意思:指疲惫的旅客或客人。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满意(mǎn yì)的意思:内心满足,对所得到的东西感到满意。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日非(rì fēi)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毫不客气地批评、指责。
如许(rú xǔ)的意思:如此,这样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尚可(shàng kě)的意思:指令人满意或者勉强可以接受的程度。
头颅(tóu lú)的意思:头部,脑袋。
未暇(wèi xiá)的意思:没有时间,无法顾及
未然(wèi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没有发生,还没有成为现实。
午枕(wǔ zhěn)的意思:午睡时的枕头,比喻得到休息或安慰。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有清(yǒu qīng)的意思:有清指事物有清晰、明确的界限或界面。
坐来(zuò lái)的意思:坐着等待,指等待时间的过程。
- 注释
- 午枕:午睡。
晓栉:清晨梳头。
莎蛩:莎草中的蟋蟀。
节物:季节变化的事物。
流光:流逝的光阴。
残暑:残余的暑热。
迥:显著地,迥异。
头颅:指代自己的身体。
三伏:夏季最热的三个时段。
婆娑:形容身体衰弱。
弥不如:更加不如从前。
病骨:病弱的身体。
清思:清晰的思绪。
井梧:井边的梧桐树。
- 翻译
- 午后的睡眠如同刚沐浴过,清晨梳理头发时气息渐渐恢复。
莎草中的蟋蟀尝试着风露,欢快地互相呼唤。
疲倦的旅人感受到季节变换,时光匆匆不等人。
秋天的声音已经如此明显,残余的暑热怎能驱散。
人们说今年特别热,与往常大不相同。
这道理恐怕并非如此,难道我不明白自身的困顿。
每年都有三伏天,但每一天都不是过去的我。
如今还能勉强支撑,但未来只会更加艰难。
虚弱的身体需要一丝清凉,我无暇顾及其他琐事。
静坐下来思绪清明,西风吹动井边的梧桐叶。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晓起信笔》,描绘了诗人早晨起床后的感受。首句“午枕汗如洗”形象地写出午睡后的清爽,接着“晓栉气稍苏”描述了清晨梳头时气息逐渐恢复。诗人通过“莎蛩试风露,满意鸣相呼”写出了秋意渐浓,虫鸣声中透露出季节的转换。
“倦客感节物,流光不踌躇”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意识到秋天已深,暑气不再。接下来的诗句“秋声已如许,残暑何足驱”进一步强调了暑热消退,秋意浓厚。诗人以“人言今岁热,迥与常岁殊”回应外界关于今年特别炎热的说法,他认为自然规律仍在,暑热并非异常。
“此理恐未然,岂不知头颅”表达出诗人对生活常态的理解,他知道每年都有三伏天,个人的感受也会随时间变化。他以“婆娑今尚可,后当弥不如”暗示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还能承受,未来可能会更加不如现在。最后,“病骨须一凉,未暇惜居诸”表达了身体不适需要清凉,无暇顾及其他琐事,而“坐来有清思,西风摇井梧”则以井边梧桐在西风中的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思考氛围,收束全诗。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感受的细腻描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黎缜之蓼水居
从来高士恬养神,结庐人外不染尘。
胜事每为凡夫借,亭搆穿植何纷纷。
今人栽花为花使,古人栽花作花主。
万钱雕镂欲无终,深林一枝耐风雨。
君不见,繁华称石家,只今胜事落空花。
又不见,邵平少生涯,千秋人识东陵瓜。
可见高台名花亦偶尔,独任清真有黎子。
荒村卜筑蓼花居,酒阑为我称山水。
居前溪水照胆清,居后青山如削成。
蓼花千树映水紫,落日万山照花明。
更有板桥通野渡,夜闻渔歌起清露。
高枕花飞扑被眠,维舟花畔停摇橹。
蓼花日暮溪水深,高歌时时龙和吟。
载酒有谁来问字,敲门未许轻听琴。
落落才何有,飘飘堪杯酒。
世人向子问天机,未可悠悠轻启口。
四壁蓼花未全贫,不观陶潜五株柳。
噫唏,无论古来台宇非,即看真境眼中稀。
看君到处堪留胜,蓼花因君后代知。
《题黎缜之蓼水居》【明·何吾驺】从来高士恬养神,结庐人外不染尘。胜事每为凡夫借,亭搆穿植何纷纷。今人栽花为花使,古人栽花作花主。万钱雕镂欲无终,深林一枝耐风雨。君不见,繁华称石家,只今胜事落空花。又不见,邵平少生涯,千秋人识东陵瓜。可见高台名花亦偶尔,独任清真有黎子。荒村卜筑蓼花居,酒阑为我称山水。居前溪水照胆清,居后青山如削成。蓼花千树映水紫,落日万山照花明。更有板桥通野渡,夜闻渔歌起清露。高枕花飞扑被眠,维舟花畔停摇橹。蓼花日暮溪水深,高歌时时龙和吟。载酒有谁来问字,敲门未许轻听琴。落落才何有,飘飘堪杯酒。世人向子问天机,未可悠悠轻启口。四壁蓼花未全贫,不观陶潜五株柳。噫唏,无论古来台宇非,即看真境眼中稀。看君到处堪留胜,蓼花因君后代知。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3867c719e13d220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