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沈石友七虞诗感而和之七首·其四》
《读沈石友七虞诗感而和之七首·其四》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铜柱铭奇烈,方方事挽刍。

催科上考,嫠媪泣中途

咸欲金如粟,未间裤倍襦。

舟车纷载宝,弊吏贵藏污。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催科(cuī kē)的意思:催促学习,督促进步。

方事(fāng shì)的意思:指事情的经过或发展情况。也可指某个问题的来龙去脉。

上考(shàng kǎo)的意思:指参加考试,特指高级考试。

铜柱(tóng zhù)的意思:比喻坚固不倒的支撑物或人。

未间(wèi jiān)的意思:未曾、从未。

中途(zhōng tú)的意思:指在进行某种活动或实现某种目标的过程中,未完成或未达到最终目标。

舟车(zhōu chē)的意思:指旅途中所需要的船和车,泛指出行的交通工具。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对沈石友七虞诗的和作之一,名为《读沈石友七虞诗感而和之七首(其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首句“铜柱铭奇烈”,以“铜柱”象征历史的见证,暗示过去曾有过辉煌与壮烈的事迹,但紧接着的“方方事挽刍”则描绘了当前社会的凋敝景象,形象地比喻为人们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生活艰辛。

“催科书上考,嫠媪泣中途。”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苦难。催科,即催缴赋税,反映了官府对百姓的苛刻剥削。嫠媪,寡妇的别称,这里指代的是社会底层的弱者。诗人通过寡妇在途中哭泣的情景,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

“咸欲金如粟,未间裤倍襦。”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人们对财富的渴望与对基本生活需求的匮乏。人们希望财富如同谷粒一样丰富,却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难以满足,揭示了社会贫富差距的严重性。

“舟车纷载宝,弊吏贵藏污。”最后两句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腐败的官僚。舟车载宝,形容官员们贪污腐败,大量财富被他们私藏。而“弊吏贵藏污”则直接点明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表达了诗人对腐败现象的强烈不满和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实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和批判态度,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画鹤二首·其二

袅袅秋风竹上生,十年毛羽未全轻。

箫声莫向中宵动,瑶草沙中月正明。

(0)

心远堂

晚向青油幕下归,宦游不与意相违。

山林岂独容高枕,尘土何曾着衮衣。

近海秋帆风力健,溯空晴鹤羽毛稀。

终南捷径翻能近,今昨谁堪校是非。

(0)

次青溪岁暮祫享韵

殿头风静宿云销,目送香烟上紫霄。

祧庙有灵归祫祭,议曹无力预官寮。

千官佩舄陪龙衮,九奏笙歌合凤韶。

人道舜廷咨伯地,旧将清直事唐尧。

(0)

过沙河有感

几家茆屋住荒洲,风景凄然感去秋。

沙壅断桥还旧路,水藏深涧有桡舟。

虎谈在耳神犹动,鱼葬伤心骨未收。

对此不堪怀故侣,野烟溪日重回头。

(0)

和侍郎尹公留别韵三首·其二

词源滚滚正无涯,况有勋名为国华。

江汉地通朝海路,星河人识上天槎。

回看仙步离尘远,老觉君恩与岁加。

莫赋春明门外别,金陵元是帝王家。

(0)

和杨学古先生东阁趺坐韵四首·其二

金马门深入禁途,红尘无地著高趺。

仙人露下秋茎白,太乙灯来夜影孤。

礼乐百年周制作,文章一代汉规模。

休劳钜笔称燕许,谁似张公可配苏。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