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沙寒立鹭,小径晚归牛。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永 春 道 中 呈 贾 九 宋 /刘 黻 永 春 春 不 断 ,桑 柘 满 林 丘 。云 薄 无 多 雨 ,山 清 即 是 秋 。浅 沙 寒 立 鹭 ,小 迳 晚 归 牛 。不 惯 同 为 客 ,逢 人 问 突 头 。
- 注释
- 永春:指地名,永春县。
桑柘:桑树和柘树,古代常用作养蚕的树木。
丘:小山丘。
云薄:云层稀疏。
无多雨:雨水不多。
山清:山色清新。
即是:就是。
寒立:在寒冷中站立。
鹭:鹭鸟。
晚归:傍晚归来。
牛:牛。
不惯:不习惯。
同为客:总是做客人。
逢人:遇到人。
问宿头:询问住宿的地方。
- 翻译
- 永春的春天永远不会结束,桑树和柘树遍布山丘。
云层稀薄,雨水不多,山色清明,仿佛已是秋天。
浅滩上白鹭孤独地站立,傍晚的小路上有牛儿归家。
我不习惯总是做客人,遇到人就询问住宿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田园风光图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对归属感的渴望。开篇“永春春不断,桑柘满林丘”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的情形,桑树与柘树覆盖着连绵起伏的小丘,展现出一片繁茂的景象。
紧接着,“云薄无多雨,山清即是秋”则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即使天气不见多云,也不必下雨,但山色已然变得清新,是时候进入了秋季。诗人捕捉到了自然界中微妙的变化。
“浅沙寒立鹭,小径晚归牛”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鹭在浅沙滩上站立,感受着秋日的寒意;小路上牛群缓缓归来,显现出一天即将结束时的平和画面。
最后,“不惯同为客,逢人问宿头”表达了诗人对于异乡生活的不习惯,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每当遇到行人,总是询问对方是否知道自己所住之处的情况,这里的“宿头”代指远方的故土和亲人的居所,流露出浓重的乡愁。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哲理思考的好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重过玲珑山同皇四子追和倪太仆敬堂韵
君不见木兰北去路转东,有山不夜如烛龙。
倘逢西僧问,定是灵鹫峰,任尔横看侧看光明同。
缅昔娲皇巧,大圜罗其胸。
补虚炼石有模范,特留此式标元功。
又怪神禹迹,不受造物笼。
巨灵高掌竟未到,异穴宛转栖寒风。
盈盈玉女下窥视,丑丑出鬼难为容。
匆匆还云夜假宿,皑皑阴雪夏不融。
素娥纤纤凝黛浅,扶桑拂拂悬规重。
白毫团团顶自现,新磨濯濯奁无封。
笙簧暗奏窈窈洞,睥睨瑰立崇崇墉。
条条刁刁噫气噫,闪闪烁烁中星中。
毛举众形似,略尽光曈昽。
请言其外郛,妙与幻化通。
初从十里之外望突兀,炯若绛绡委蜕落照红。
旋自远而近,岩若石梁南畔之偃松,霜零雹打青茸茸。
委蛇黝纠兮,生若象鼻舒钩探束藁。
荒凉寂历兮,僵若驼峰埋棘惊仙翁。
侵寻当面正明目,詄若天关外敞中有宫。
六甲飞符疑可致,五丁神力真毋庸。
卑莫若鸟道,陋莫若蚕丛。
方当王驱此选胜,高张三面凌星虹。
因虚共一霍若兽决网,可知人事变化侔天工。
前时过此一题句,强为吴语夸吴侬。
忆君长篇忽有会,濡毫雪幕犹帘栊。
时维九月月既望,波罗叶赤逾东枫。
僧机图是其本号,神尧肇锡曰玲珑。
喜从马上得险趣,回头笑煞扶衰筇。
《重过玲珑山同皇四子追和倪太仆敬堂韵》【清·陈兆仑】君不见木兰北去路转东,有山不夜如烛龙。倘逢西僧问,定是灵鹫峰,任尔横看侧看光明同。缅昔娲皇巧,大圜罗其胸。补虚炼石有模范,特留此式标元功。又怪神禹迹,不受造物笼。巨灵高掌竟未到,异穴宛转栖寒风。盈盈玉女下窥视,丑丑出鬼难为容。匆匆还云夜假宿,皑皑阴雪夏不融。素娥纤纤凝黛浅,扶桑拂拂悬规重。白毫团团顶自现,新磨濯濯奁无封。笙簧暗奏窈窈洞,睥睨瑰立崇崇墉。条条刁刁噫气噫,闪闪烁烁中星中。毛举众形似,略尽光曈昽。请言其外郛,妙与幻化通。初从十里之外望突兀,炯若绛绡委蜕落照红。旋自远而近,岩若石梁南畔之偃松,霜零雹打青茸茸。委蛇黝纠兮,生若象鼻舒钩探束藁。荒凉寂历兮,僵若驼峰埋棘惊仙翁。侵寻当面正明目,詄若天关外敞中有宫。六甲飞符疑可致,五丁神力真毋庸。卑莫若鸟道,陋莫若蚕丛。方当王驱此选胜,高张三面凌星虹。因虚共一霍若兽决网,可知人事变化侔天工。前时过此一题句,强为吴语夸吴侬。忆君长篇忽有会,濡毫雪幕犹帘栊。时维九月月既望,波罗叶赤逾东枫。僧机图是其本号,神尧肇锡曰玲珑。喜从马上得险趣,回头笑煞扶衰筇。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2967c7192ded670809.html
春田即事
春郊芳草绿,土膏初动时。
田家依稼穑,中夜理镃基。
驱犊迎晨出,花村东未晞。
春鸠鸣晓树,落月摇桑枝。
锄声惊虫蛰,笠纠飘东菑。
新塍映白水,漠漠光参差。
良苗怀秀色,和风陌上披。
妇姑馈饟黍,依依来致词。
风露欺枵腹,四体毋乃疲。
富贵劳益甚,农夫食力微。
天壤无逸物,日月如梭驰。
暮归鸡栖埘,烟火出茅茨。
林下较晴雨,抱膝课孙儿。
先畴当世守,勤劬焉敢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