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音(āi yīn)的意思:表示悲伤的声音。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别梦(bié mèng)的意思:指不要做白日梦或幻想,要实事求是。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残秋(cán qiū)的意思:指秋季接近尾声,天气渐冷,景色逐渐凋零的时候。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古恨(gǔ hèn)的意思:古代的遗恨或怨愤。
关外(guān wài)的意思:关外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边疆地区,特指长城以外的地方。在现代汉语中,关外也可以用来指代离开熟悉的环境,远离家乡的地方。
鬼门(guǐ mén)的意思:鬼门指的是阴间的门,比喻危险或死亡的地方。
门关(mén guān)的意思:指某个门户关闭或关闭的状态,也可以比喻关系疏远或不合。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犹自(yóu zì)的意思:仍然、依然
终古(zhōng gǔ)的意思:终古是一个用于形容时间非常久远或永久不变的词语。
鬼门关(guǐ mén guān)的意思:指死亡的边缘或困境中的处境。
- 鉴赏
这首诗《悼亡》由明代诗人郑学醇所作,以深沉的情感和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对逝去之人的无尽怀念与哀思。
首句“万物皆有尽,浮生谁百年”开篇即道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万物终将消逝,而人生又能有多少个百年?这句诗既是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也是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
“忽成终古恨,何地不堪怜”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不舍。无论是何种情境,何处之地,都难以避免对逝者深深的同情与哀悼,这种情感如同永恒的遗憾,无法抹去。
“别梦残秋色,哀音流夜弦”则通过梦境与音乐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在秋日的残梦中,诗人仿佛能听到哀伤的乐音从夜间的琴弦中流淌而出,这不仅是对逝者的怀念,也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哀愁。
最后一句“鬼门关外月,犹自向人圆”以鬼门关象征生死的界限,月圆人却未归,表达了对逝者永远无法再相见的遗憾与哀伤。月圆之夜,即便是在遥远的鬼门关之外,那轮明月仍旧温柔地照亮着人间,却无法照亮逝者归来的路,这种对比更加强化了诗人对失去亲人的哀痛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时间、梦境、音乐以及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