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取里语以己语足成二绝·其一》
《取里语以己语足成二绝·其一》全文
宋 / 张舜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世间多少不平事,却被同州看华山

我到左冯今几月,何尝见得山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何尝(hé cháng)的意思:表示反问,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况或说法的否定。

华山(huà shān)的意思:华山指的是中国的一个著名名山,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名誉或声誉。

见得(jiàn dé)的意思:指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有充分了解,能够正确判断或预测。

平事(píng shì)的意思:平事指的是处理事情时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山颜(shān yán)的意思:形容人的面容或神态憔悴,苍老而无神。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翻译
世上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却都在同州观赏华山。
我在左冯已经几个月了,却从未见过华山的真容。
注释
世:世界。
间:之间。
多:许多。
少:少许。
不平事:不公平的事。
被:遭受。
同州:古代地名,今陕西渭南一带。
看:观看。
华山: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
我:指诗人自己。
到:到达。
左冯:古代官署名,此处指诗人任职的地方。
今:现在。
几月:几个月。
何尝:哪里曾经。
见得:看见。
颜:面容,这里指华山的景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舜民的作品,名为《取里语以己语足成二绝(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现实不平事物的深刻感慨以及对华山之美的赞叹。

"世间多少不平事" 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种种不公与困苦的无奈和忧虑。接着,"却被同州看华山" 则转换了视角,将这份忧思投射到华山之上,似乎希望通过大自然来缓解心中积郁。

第三句 "我到左冯今几月" 表示诗人对时间的流逝有着深切的体会,而 "何尝见得华山颜" 则表现出诗人对于未能亲眼目睹华山壮丽景色的遗憾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间不平与华山之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渴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情感驾驭力。

作者介绍
张舜民

张舜民
朝代:宋   字:芸叟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生辰:1065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猜你喜欢

正月晦日作

青园镫节度蹉跎,紫禁几馀静赏多。

今岁正由旧岁视,三分春又一分过。

乍听回雁思花发,为习笼鹅选墨磨。

逐景那愁明月尽,对时且喜协风和。

(0)

液池泛舟三首·其二

盆梅堤柳争春色,岸芷汀兰勒水芳。

何必其来盼衮衮,会看一到去堂堂。

(0)

沈周花下睡鹅即用图间原韵·其二

曲项偷眠梦草青,那期帝女噀霜翎。

分明道德经相换,太白诗中误径庭。

(0)

仿赵孟頫梧阴高士图用题赵句元韵

不必七弦攫,琴音流水弹。

传神非阿堵,师意试临看。

(0)

即事

云作生忧云去喜,匆匆繁虑过旬朝。

壁间悯旱诗閒读,好恶心殊壤与霄。

(0)

清可轩

北山早识幽居有,南国遍游胜地无。

夏屋含凉羃岩壁,芳馨仙草翠纹铺。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