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越州歌二十首·其四》
《越州歌二十首·其四》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两峰云锁几时开,昨夜京城战鼓哀。

渔父生来歌舞,满头白发见兵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发见(fā jiàn)的意思:发现;看到;找到

歌舞(gē wǔ)的意思:形容欢乐繁盛,喧闹热闹。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见兵(jiàn bīng)的意思:见到敌人的兵器,形势紧急。

京城(jīng chéng)的意思:指北京,中国的首都。

生来(shēng lái)的意思:指天生、自然具备某种品质或特点。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载歌(zài gē)的意思:载歌指载着歌声,形容欢乐、喜庆的场景。

战鼓(zhàn gǔ)的意思:形容战争即将开始,士兵们鼓起斗志,准备奋勇作战。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翻译
两座山峰被云雾笼罩,何时才能云开见日?
昨晚京城响起了悲壮的战鼓声。
注释
云锁:形容山峰被云雾遮挡,难以穿透。
战鼓哀:战鼓声凄凉,暗示战争的残酷。
渔父:指渔夫,古代隐士或田园生活的人。
兵来:指战争的到来,带来动荡不安。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战乱之际,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诗中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的画面。

"两峰云锁几时开",这里的“两峰”可能指的是越州(今浙江绍兴)附近的地理特征,如山峰等自然景观,而“云锁”则是对战争中天气阴沉、不见光明的形象表达。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现了对于和平时光何时到来的渴望。

"昨夜京城战鼓哀",这一句直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紧迫感。京城之中,战鼓声此起彼伏,表明战乱已经逼近,这种声音对百姓来说是悲哀和恐惧的象征。

"渔父生来载歌舞",这里的“渔父”通常指的是渔民,即靠近水域生活的人们。诗中说他们“生来载歌舞”,可能是在平时,他们的日子里充满了欢乐和艺术的表达。但这种宁静祥和的场景在战争中被彻底打破。

"满头白发见兵来",这一句则是对老年渔父的描写。他们本应享受晚年的平静,但却不得不面对战乱带来的恐慌,“满头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沉重与生活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比,表现了战争给人们正常生活带来的巨大破坏,以及诗人对于和平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宿伯显家

平生安老睡,此夜独何期。

病枕风谁碍,疏棂叶放欺。

山留人愈静,月有句专奇。

若许论更鼓,因知某亦知。

(0)

寄寿州廖同府

家鸡到处不须争,醉点风花亦有情。

我见白头张汝弼,今年又在寿春城。

(0)

?头次容彦昭先祖妣?地处

?上三峰高倚天,斜倾北斗飞寒泉。

野鸟啼吟古蜀帝,寒花的皪罗浮仙。

龙山自落乌纱帽,马鬣新封翠玉钿。

万古清明风木在,泪河东注下伊川。

(0)

十二日梦文冈阡吟

虚无曾指点,三老已蓬莱。

春意回函丈,天光落上台。

大明万怪伏,文秀一峰来。

无限风光好,南山进寿杯。

(0)

游太极丸春次容彦昭二首·其二

太极开苍冥,天心非草草。

四山突中峰,翠环拥琼岛。

一丸三百里,万象各妍好。

中有长春人,独抱春风老。

(0)

赐粽

细葛香罗试新暑,太平时节逢重午。

五兵辟尽百邪消,不用钗符悬艾虎。

九重天上宴芳辰,菖蒲香泛宫壶春。

青青孤叶包金黍,玉盆满贮颁群臣。

小臣何幸遭明主,承恩共醉薰风里。

愿题官帖献新诗,纳忠窃效欧阳子。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