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茱萸:一种植物,古人常在重阳节佩戴,有避邪驱病之意。
簪髻:古代妇女插在头发上的装饰品,这里指女子的发髻。
聊记:姑且、随便,表示用茱萸来纪念重阳节。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佩茱萸的习俗。
- 翻译
- 手指轻轻捏着茱萸,插在发髻上,只为记住这个重阳节。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女性在打理头饰时的心境。"手捻茱萸簪髻"中的“茱萸”是一种草本植物,也常用作女子的梳妆工具,象征着细腻和温柔。"一枝聊记重阳"则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的怀念之情。
从这两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深沉且不无忧伤。她在平凡的梳妆动作中,寄托了自己的思绪和记忆。这里的"重阳",不仅是时间的标志,也可能暗含着对往昔岁月的追怀,以及对某段时光或某个人情感上的留恋。
诗中的意象简洁而富有层次,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二史三兄赴廷对
吾家令兄弟,异氏而同气。
雅知义利分,不作温饱计。
天子龙飞春,了翁对轩陛。
柄臣方擅朝,党论如鼎沸。
轧轧不能休,一挥三千字。
植治贵和平,用人戒偏陂。
天子擢第一,期以风有位。
寻寘之古代,仍诏恩礼视。
后此者三年,东瞻复联第。
天子方谅暗,有言不得试。
岁行在协洽,文翁陈谠议。
惟知守家学,宁雇触时忌。
虽不第甲乙,自谓傥无愧。
古人为己学,何有於富贵。
穷则独善身,仁将以行义。
两兄西南彦,九牧将倒指。
平生刚直胸,毋以科举累。
矧逢主听宽,宁复怀顾畏。
厥今果何事,请略陈一二。
内无王文正,谁与理家事。
外无韩忠献,谁与饬戎备。
荧惑守羽林,震雷诧冬瑞。
天象已云然,人事犹尔耳。
劈析为上言,卓哉朝阳喙。
却携令名归,为亲一启齿。
《送二史三兄赴廷对》【宋·魏了翁】吾家令兄弟,异氏而同气。雅知义利分,不作温饱计。天子龙飞春,了翁对轩陛。柄臣方擅朝,党论如鼎沸。轧轧不能休,一挥三千字。植治贵和平,用人戒偏陂。天子擢第一,期以风有位。寻寘之古代,仍诏恩礼视。后此者三年,东瞻复联第。天子方谅暗,有言不得试。岁行在协洽,文翁陈谠议。惟知守家学,宁雇触时忌。虽不第甲乙,自谓傥无愧。古人为己学,何有於富贵。穷则独善身,仁将以行义。两兄西南彦,九牧将倒指。平生刚直胸,毋以科举累。矧逢主听宽,宁复怀顾畏。厥今果何事,请略陈一二。内无王文正,谁与理家事。外无韩忠献,谁与饬戎备。荧惑守羽林,震雷诧冬瑞。天象已云然,人事犹尔耳。劈析为上言,卓哉朝阳喙。却携令名归,为亲一启齿。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6267c6956b18c18545.html
送黄考功□广东运判分韵得汉字
凉风厉萧辰,秋事已一半。
同舍多望郎,萍聚复云散。
得士良苦艰,引去何浩瀚。
日日送行人,青衫浃流汗。
其间白石翁,清庙之圭瓒。
器采仪周行,词章辈楚乱。
秘丘第一官,修途日未旰。
掉头不肯住,持节下霄汉。
草木识清名,风尘入长算。
安得此老宿,为世洗愁叹。
同省并门居,昔我缀华贯。
高标壁千仞,临分重嗟惋。
相期绍前微,岁晚堪把玩。
先立春一日电雪交作程叔运赋诗次韵
自从日驭行牵牛,四十五日为春朝。
谁驱阿香送劈历,更遣玉女来姑瑶。
从来雷雪不两立,有如皋禹於驩苗。
闯然方驾朝正月,是反常性皆为妖。
阳孳於子达於寅,蛰虫欲动寒鱼跳。
苍龙久移旧岁次,朱鸟亦向新年杓。
如何阳伏不能出,阴气所沴如沃焦。
相摩为电搏为震,始初隐隐如迢遥。
剨然一声到匕箸,惊魂忽忽不可招。
须臾为雹又为雪,寒威挟胜尤宣骄。
春秋已事且云远,绍兴狄难几难调。
乃今此异已累岁,卧制四海由衾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