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氏绣佛赞·其二》
《李氏绣佛赞·其二》全文
宋 / 刘跂   形式: 四言诗

巍巍堂堂,妙庄严聚。一念现前,非针非缕。

文闻已彰,何妨金露。满月当空,谁知在处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当空(dāng kōng)的意思:指人物的地位或权力被剥夺,失去控制或失去影响力。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满月(mǎ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事物的状态完美圆满。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巍巍(wēi wēi)的意思:形容高大、雄伟、壮丽。

现前(xiàn qián)的意思:指事物出现或显露出来。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在处(zài chǔ)的意思:在某个地方或环境中处于特定的状态或境地。

庄严(zhuāng yán)的意思:庄重、肃穆、庄严肃定。

鉴赏

这首诗《李氏绣佛赞(其二)》由宋代诗人刘跂所作,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佛像绣制艺术的赞美与思考。

“巍巍堂堂,妙庄严聚。”开篇以“巍巍堂堂”描绘出佛像的庄严与宏伟,而“妙庄严聚”则强调了佛像中蕴含的神秘与神圣,营造了一种崇高的氛围。

“一念现前,非针非缕。”这一句将绣佛的过程抽象化为心灵的瞬间感悟,指出在创造佛像的过程中,每一针一线都凝聚着绣者的虔诚与智慧,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技艺展现,更是精神世界的投射。

“文闻已彰,何妨金露。”“文闻”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文字或声音的传播,象征着佛像所承载的教义和智慧已经广泛传播,不受物质形式的限制。“何妨金露”则表达了对佛像材质的宽容态度,无论是金光璀璨还是露珠微润,都能体现佛的光辉与慈悲。

“满月当空,谁知在处。”最后两句以满月的形象比喻佛的智慧与慈悲如同满月般普照世间,无论人们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佛的光芒。这里的“在处”不仅指物理空间,更涵盖了心灵的每一个角落,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绣佛过程的诗意描绘,展现了对佛教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宇宙和智慧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

作者介绍

刘跂
朝代:宋

永静军东光人,字斯立,号学易先生。刘挚子。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朝奉郎,哲宗绍圣间从父于新州谪所。徽宗立,诏返挚家属,跂诉文及甫之诬,及甫被贬。后遭党祸,编管寿春,为官拓落,政和末以寿终。有《学易集》。
猜你喜欢

依韵和吴相公闻南宫放榜喜雨即事绝句

紫掖清晨捧号来,门前桃李占先开。

满城风雨逢寒食,更听春岩第一雷。

(0)

寒夜·其二

风收云捲月当天,独立中庭思悄然。

市井不知边塞事,呜呜鼓吹乐新年。

(0)

秋闺·其二

满目凄凉只自知,閒将心事寄琴徽。

无情梁上双双燕,带取秋光一半归。

(0)

严陵舟中

万水千山霁色新,临风一苇捷于神。

羊裘滩下休停棹,闻说狂奴解笑人。

(0)

刘阮洞·其二

二女春游阆苑花,醉邀刘阮饭胡麻。

仙衣忽逐笙箫去,空倚山头恨落霞。

(0)

嘉泰二年岁在壬戌正月八日携家还里幕中诸友远来饯别同游乳洞遂为终日之款因成古风一章

乳穴佳名久欣慕,兹游直与心期副。

今朝萧散七枝筇,衰迟未觉跻攀苦。

湘南悬想碧云横,桂岭遥瞻烟霭暮。

招提钟磬出幽深,村疃牛羊自来去。

忽闻流水响潺潺,渐睹岩扃隔烟雾。

山蹊蹑履乱崎嵚,翠壁题名杂新故。

乍暌朱墨略官箴,稍觉追随剧幽趣。

绝知官里少夷途,始信闲中无窘步。

人生如此信可乐,谁向康庄塞归路。

共醉生前有限杯,浇我胸中今与古。

早知富贵如浮云,三叹归田不能赋。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