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送别》
《九日送别》全文
唐 / 王之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sòngbié
táng / wángzhīhuàn

tíngxiāorénchùdēnggāoqiěsòngguī

jīnzàntóngfāngjiǔmíngcháoyìngzuòduànpéngfē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断蓬(duàn péng)的意思:指草木凋零、不再生长的样子。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菊酒(jú jiǔ)的意思:指喝菊花酒,比喻以虚伪的方式迎合上级或者掩饰真实意图。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注释
蓟庭:指蓟州地区,这里代指北方边远地区,萧瑟形容环境荒凉冷清。
故人:老朋友。
稀:稀少。
何处:哪里。
暂同:暂时一起。
芳菊酒:芳香的菊花酒,常在重阳节饮用,象征友情与离别。
明朝:明天。
断蓬:断根的蓬草,随风飘荡,比喻即将远行的人。
翻译
在蓟北的庭院中荒凉冷清,老朋友已很少在这里相见,哪里能找到一个登高远望的好地方,来为朋友送行。
今天我们暂时一同品尝着芬芳的菊花酒,明天你就要像随风飘散的断蓬一样远行了。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九日送别》,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淡淡的离愁与怀旧的情绪。开篇“蓟庭萧瑟故人稀”几字,便设定了一个秋意深浓、故人凋零的场景。“蓟门”本指北方边塞,此处代指诗人居住之地,而“萧瑟”则传达出一种秋天特有的肃杀气息,树叶纷飞,给人以萧瑟感。接着,“故人稀”四字,则是对往昔友情的怀念,现今却只能在寥寥无几中寻觅。

“何处登高且送归”一句,是诗人表达了想要陪伴亲朋好友直至他们回家的愿望。这里的“登高”可能指的是一起去高处眺望,或者是比喻意味上的攀登生活的高峰,而“送归”则是对即将分别时那份不舍得离别的情感。

诗歌的后半部分,“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表达了诗人想和朋友们在今天共饮菊花酒,以此来缓解内心的忧伤与离愁。而“明朝”则指向未来,通过“断蓬飞”这个意象,传递出一种对未来的无奈与放弃。这里的“断蓬”本是比喻游子别离之苦,犹如野草随风飘散,无根可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在秋天即将与亲友分别时所产生的复杂情绪,是一首充满着离别之愁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之涣

王之涣
朝代:唐   字:季凌   籍贯:绛州(今山西新绛县)   生辰:688年—742年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王之涣早年由并州(山西太原)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
猜你喜欢

题僧堂前梁

今朝不保明朝,常作千载遮头。

(0)

省超偈

省超之时不守住,更须腾身后前机。

太虚不㝵金乌运,霄汉宁妨玉兔飞。

(0)

歌·其五

人能弘道道分明,无量清高称道情。

携锡若登故国路,莫愁诸处不闻声。

(0)

南山路仄东山低,新到莫辞三转泥。

嗟汝在途经日久,明明不晓却成迷。

(0)

兵要望江南·其二十三《周易》占候第二十六

兄独发,有寇伏埋藏。

且莫提兵行远路,急行前必有惊惶,不信见灾殃。

(0)

五祖东山月

东山分祖印,空际月成轮。

碧眼风光翠,黄梅树色春。

九枝添瑞鹤,一叶拂祥麟。

别得金仙记,曹豁第五人。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