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蝉不复嘒,稍得寒鸦宿。
《秋日在梧桐》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日 在 梧 桐 宋 /王 安 石 秋 日 在 梧 桐 ,转 阴 如 急 毂 。冥 冥 蔽 中 庭 ,下 视 今 可 暴 。高 蝉 不 复 嘒 ,稍 得 寒 鸦 宿 。百 绕 有 衰 翁 ,行 歌 待 春 绿 。
- 注释
- 急毂:比喻天色变化迅速,如同车轮快速转动。
冥冥:形容天色昏暗。
暴:暴露,显露。
衰翁:年老的男子。
- 翻译
- 秋天的阳光照在梧桐树上,天色转变得如同车轮快速转动。
浓重的阴云遮蔽了整个庭院,向下看去,现在仿佛能暴露无遗。
高处的蝉声不再清脆,渐渐只有寒鸦栖息其中。
老翁在四周徘徊,一边走一边唱歌,期待春天的到来。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诗人坐在梧桐树下,感受着天气的迅速变化。"转阴如急毂"形象地表达了云彩密布、阴霾来临之快,如同车轮滚动般迅疾。"冥冥蔽中庭"则写出了阴云覆盖,连院中的光线也被挡住。诗人下视时,只见尘世的喧嚣和繁华已不再显眼前。
"高蝉不复嘒"一句,通过高声鸣叫的蝉虫不能再次回响来表达秋意渐浓,生机开始收敛。"稍得寒鸦宿"则描绘了诗人在梧桐下暂时找到栖息之所,即便是寒风凛冽、乌鸦栖宿的孤寂。
最后两句"百绕有衰翁,行歌待春绿"中,"百绕"形容草木被秋风吹打得枯萎不堪,而"衰翁"则是诗人自喻,表达了自己年迈体衰的状态。"行歌待春绿"表现出诗人对来年春天再度繁盛的期待与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更新、自然轮回的一种感悟和寄托。
整首诗通过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生生不息的深刻感慨,以及面对自然界万象更新所表现出的豁达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