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连树刻,仙影对岩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难(bā nàn)的意思:形容困难重重,难以解决。
半景(bàn jǐng)的意思:指景色只见一半,形容视野受限或局限性强。
宝座(bǎo zuò)的意思:指皇帝的位子,也泛指权力的地位或职位。
赤城(chì chéng)的意思:指人名、地名等的简称,也指人名、地名等的简称,也指红色、红润、红艳。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梵宇(fàn yǔ)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庙宇或寺庙。
方者(fāng zhě)的意思:方者指的是一个明智和有见识的人。
浮杯(fú bēi)的意思:指人生短暂,应珍惜时间。
讲坐(jiǎng zuò)的意思:形容说话做事态度庄重,举止得体。
劫烬(jié jìn)的意思:指战争或灾难后的残余,也用来比喻事物的余烬或残余。
烬灰(jìn huī)的意思:指燃烧后的灰烬,比喻已经毁灭或消亡的事物。
经文(jīng wén)的意思:指有关经书、文献的内容或言论。
抠衣(kōu yī)的意思:指舍小利而求大利,舍得花钱或花时间。
敛袂(liǎn mèi)的意思:敛起袖子,表示收敛、收束的意思。比喻收起傲气、骄傲心态,谦和自持。
龙女(lóng nǚ)的意思:指女子的美丽和高贵,有时也用来形容女子的勇敢和坚强。
迷方(mí fāng)的意思:指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三灾(sān zāi)的意思:指灾祸连绵不断,连续发生三次。
石道(shí dào)的意思:指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决心。
谈筵(tán yán)的意思:指举行宴会或聚会时,大家围坐在一起,畅谈天下事。
无碍(wú ài)的意思:没有障碍,没有阻碍。
献果(xiàn guǒ)的意思:指将自己的成果或贡献奉献给他人。
仙观(xiān guān)的意思:指仙人居住的地方,也指修道人的居所。
象王(xiàng wáng)的意思:指象征权力、地位高峻的人或事物。
香台(xiāng tái)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声誉。
雁翼(yàn yì)的意思:雁翼是指形状像雁翼的排列方式,也比喻人或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呈现出一种有序的排列方式。
鱼鳞(yú lín)的意思:鱼的鳞片。比喻事物的细小部分。
杖锡(zhàng xī)的意思:指拄着拐杖的老人,用以比喻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人。
真乘(zhēn chéng)的意思:真实的乘坐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山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佛教氛围与自然景观的融合。首句“赤城仙观启,青山梵宇裁”以“赤城”和“青山”为背景,巧妙地将仙观与梵宇置于其中,暗示了山寺的神圣与超凡脱俗。接着,“中天疏宝座,半景出香台”描绘了山寺内庄严的景象,宝座与香台的设置,不仅增添了宗教的肃穆感,也体现了对佛祖的崇敬。
“雁翼金桥转,鱼鳞石道回”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山寺内道路的独特与曲折,仿佛引导着信徒们步入心灵的深处。而“经文连树刻,仙影对岩开”则进一步强调了山寺的文化底蕴与自然之美,树木上刻着经文,岩石间显现着仙人的身影,这种和谐共生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后半部分“别有迷方者,终惭无碍才”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迷失方向的人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佛法的领悟与追求。接下来的“抠衣祇杖锡,敛袂谒浮杯”则是诗人自身行为的描述,他恭敬地穿着僧衣,手持禅杖,向山寺中的僧侣行礼,表现出他对佛法的虔诚与尊重。
“暂识?阇岭,联询劫烬灰”则可能是指诗人短暂地认识了某些佛教的教义,并与僧侣探讨了关于时间、生命与宇宙的深刻问题。最后,“持花龙女至,献果象王来”描绘了山寺中祥和的气氛,龙女手持鲜花,象王捧着果实,这些象征性的动作,进一步强化了山寺的神圣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山寺的壮丽与庄严,也传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在自然与宗教的交融中,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启示,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追求的精神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吾家故事子侄登第必有酬献诗什去岁立悌立经二侄并中科选未有庆以诗者偶示四韵
充闾秀气我家多,又喜双龙并化梭。
同榜连荣追绍圣,传名跻甲首宣和。
朝班鸣玉犹升舍,冠岁横金又中科。
四叶登华谁得似,会看盛事入编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