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葛衣(gé yī)的意思:指穷苦、贫困的样子。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金风(jīn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如黄金一般强大的风。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秋深(qiū shēn)的意思:指秋天已经深入,天气转凉,秋意渐浓。
世情(shì qíng)的意思:指世界上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所得(suǒ de)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在某种活动中所得到的利益或收益。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无家(wú jiā)的意思:没有家,无家可归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孤独与坚韧。首句“搜厨无所得”,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因饥饿而四处寻找食物却一无所获的境况,凸显了生活的艰辛。接着,“相对耐恒饥”一句,通过“相对”二字,不仅强调了诗人与饥饿的长期对峙,也暗示了可能还有同伴或家人一同承受着饥饿之苦。
“凉雨浇蓬径,金风砭葛衣。”这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衬托人物心境。凉雨和金风不仅描绘了季节变换的景象,也暗喻了生活的艰难与寒凉。凉雨似乎在浇灌着荒芜的小径,象征着外界环境的恶劣;金风则穿透了葛衣,直接触碰到了人的肌肤,寓意着内心的寒冷与痛苦。
“世情趋尽异,吾道识应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的感慨。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能够坚守自己信念的人越来越少,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沦丧、人情冷漠的深切忧虑。
“飘泊秋深燕,无家何处归。”最后两句将个人命运与季节变化相结合,以秋日南飞的大雁自比,表达了诗人如同大雁般四处漂泊,却找不到归宿的迷茫与孤独。这种比喻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彷徨与无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因病閒居和闻子由瘦
近服黄连稍断肉,顿顿只啖黄粱粥。
窗灯眼缬未成眠,入作蚊声逐蝙蝠。
朝来投牒乞移疴,刚得闭门一避俗。
氍毹半拥绛帐明,冷衾未许偎红玉。
风敲短檐落叶乾,寒肌隐隐生金粟。
强调中气守黄庭,心花瞀眩奔狂鹿。
印锁空庭鸟雀哗,山厨黠鼠欺童仆。
才梳短发帽宽欹,带孔移腰形似鹄。
江上观野烧
黑云叆叇天模糊,火龙衔烛照幽衢。
却讶蚩尤喷紫雾,翻疑鲛室弄明珠。
卓起弥天锦步障,撒开大地红氍毹。
螺髻新妆初洗黛,峨眉淡晕亦施朱。
映日扶桑高万丈,红楼十二遥相向。
浮来金海漾荣光,影入银河添新浪。
惊起天鸡五夜啼,银蟾半落玉绳低。
江静老骊眠不稳,露寒惊鹊夜难栖。
带陇连岗同一色,此时目断思乡客。
渔火疑萤望不分,空月如霜照愈白。
沙雁嘹嘹向夜鸣,舟人火里认山城。
残叶原头捲欲尽,湿云洞口烧无声。
孤蓬飘荡无南北,可似游人江上迹。
已将凉燠付浮烟,还悟生身同火宅。
浩劫炎炎烬亦寒,世界应同幻影观。
侵晓推篷试一望,青山依旧郁巑岏。
《江上观野烧》【明·李之世】黑云叆叇天模糊,火龙衔烛照幽衢。却讶蚩尤喷紫雾,翻疑鲛室弄明珠。卓起弥天锦步障,撒开大地红氍毹。螺髻新妆初洗黛,峨眉淡晕亦施朱。映日扶桑高万丈,红楼十二遥相向。浮来金海漾荣光,影入银河添新浪。惊起天鸡五夜啼,银蟾半落玉绳低。江静老骊眠不稳,露寒惊鹊夜难栖。带陇连岗同一色,此时目断思乡客。渔火疑萤望不分,空月如霜照愈白。沙雁嘹嘹向夜鸣,舟人火里认山城。残叶原头捲欲尽,湿云洞口烧无声。孤蓬飘荡无南北,可似游人江上迹。已将凉燠付浮烟,还悟生身同火宅。浩劫炎炎烬亦寒,世界应同幻影观。侵晓推篷试一望,青山依旧郁巑岏。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8467c6b5e7cee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