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檐依岭月,攲枕听江潮。
瓠大何妨拙,槎回未觉遥。
残暑(cán shǔ)的意思:指仍然炎热的残余夏季。
河汉(hé hàn)的意思:指银河,也用来形容非常遥远的距离。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江潮(jiāng cháo)的意思:指江水的潮汐,也比喻形势变化迅速、人事变动剧烈。
乞巧(qǐ qiǎo)的意思:指女子在七夕节这天向织女乞求巧巧手,以增加自己的巧艺。
七夕(qī xī)的意思:指农历七月初七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乞巧节”。在这一天,有许多浪漫的传说和习俗,主要以庆祝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为背景。
星桥(xīng qiáo)的意思:指夜晚时,星星的光亮照映在水面上,形成一道美丽的桥梁。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在夏末初秋时节的景象,诗人叶梦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氛围与个人的情感。
首句“七夕仍残暑”,点明了时令,虽已至七夕,但暑气仍未消散,营造出一种夏日未尽的氛围。接着“三年记此宵”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特殊夜晚的深刻记忆,暗示了七夕节在他心中的独特地位。
“傍檐依岭月,攲枕听江潮”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略带凉意的夜晚。月光斜照在屋檐下,与山岭相映,江水拍岸的声音在耳边回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浪漫的意境。
“瓠大何妨拙,槎回未觉遥”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瓠(葫芦)和槎(木筏),表达了即使生活简朴或遭遇困难,也能保持乐观的态度,不觉遥远。这里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未来的积极期待。
最后,“何须论乞巧,河汉望星桥”两句,直接点明了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乞巧,即向织女祈求心灵手巧。然而诗人却认为,不必拘泥于形式,仰望星空,感受自然之美,也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七夕节特定场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妾年八九龄,始知男女别。
十三学女工,穿针向秋月。
十五绣得双鸳鸯,自小不离慈母傍。
有髻不簪金雀钗,有耳不悬明月珰。
朝朝画眉临古井,爱渠百尺波澜静。
水底桃花不见春,愁心乱若青丝绠。
东家女儿花满头,问妾不嫁心焉求。
鹦鹉愿依丹桂老,蟪蛄安识青松秋。
乾坤无情白日短,寂寞空闺绿苔满。
何当约取许飞琼,月明夜夜吹琼琯。
平生甘抱拙,何用天孙巧。
不知柳柳州,年年乞多少。
天孙今夜渡天河,人言天上巧最多。
妾今抱拙不求巧,愿赐拙多宁巧少。
东家巧女如凤凰,罗襦绣得金鸳鸯。
少年嫁夫先得巧,明珠论斗金盈箱。
妾守空闺甘寂寞,苦心不恋东家乐。
却笑天孙长别离,纵使巧多徒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