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桥连寺月,高竹半楼风。
水静鱼吹浪,枝闲鸟下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小径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越中寺居时的心境和情感。
"迟客疏林下,斜溪小艇通。"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树木稀疏的山林之下悠然行走,顺着倾斜的小溪乘坐小船前进,给人一种闲适自得的感觉。
"野桥连寺月,高竹半楼风。" 野桥与寺院相连,映照在清澈的月光之中,营造出一派宁静肃穆的氛围。而高耸的竹林和半掩的楼阁,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给予的心灵慰藉。
"水静鱼吹浪,枝闲鸟下空。" 水面平静,偶尔有鱼儿跳跃,激起细微的波纹;树枝悠闲,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这些生动的景象充分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力。
"数峰相向绿,日夕郡城东。" 数座山峰彼此相对,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太阳西下,映照在远处的郡城之上,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描绘,也是一种对于归属感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溪水、小艇等自然元素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热爱,以及他在大自然中获得的心灵平静与满足。
恭惟陈简斋,与鹤山魏公。
堂堂二先生,后学之所宗。
遗迹所到处,百世犹高风。
武冈有向氏,乃祖家诗礼。
简斋曾来访,鹤山亦踵至。
二先生来时,草木亦光贲。
主人局蹐迎,出门见大宾。
大带束深衣,整容而肃襟。
揖客坐上坐,樽酒与细论。
向氏家本儒,苦无黄金籯。
惟有无加庄,留以遗子孙。
此庄不在田,非谓三百囷。
庄者敬之谓,为学之入门。
乃祖燕后人,有书便不贫。
能令二先生,肯来共斯文。
向来吾南昌,隐者苏云卿。
魏公令地主,而来访一民。
匹夫道义重,王侯失其尊。
古人不傲士,此风今犹存。
《题武冈向敏衡无加庄》【宋·王义山】恭惟陈简斋,与鹤山魏公。堂堂二先生,后学之所宗。遗迹所到处,百世犹高风。武冈有向氏,乃祖家诗礼。简斋曾来访,鹤山亦踵至。二先生来时,草木亦光贲。主人局蹐迎,出门见大宾。大带束深衣,整容而肃襟。揖客坐上坐,樽酒与细论。向氏家本儒,苦无黄金籯。惟有无加庄,留以遗子孙。此庄不在田,非谓三百囷。庄者敬之谓,为学之入门。乃祖燕后人,有书便不贫。能令二先生,肯来共斯文。向来吾南昌,隐者苏云卿。魏公令地主,而来访一民。匹夫道义重,王侯失其尊。古人不傲士,此风今犹存。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2467c69e0935138230.html
鄙夫十年江海客,岸草汀鸥随步屧。
稍收晚景付长竿,河伯供鱼慰弹铗。
烟云不锁北阙心,飞出乱山青万叠。
束书却入国东门,觚棱瑞日明书笈。
蹇驴破晓踏春泥,谁家暖气生牙颊。
门前宾客鄙可怜,纷如寒蚕饥望叶。
主人看屋客看地,士气萧条无一捻。
迩年恰得玉堂家,名在执鞭犹炜烨。
玉堂丈人廊庙资,宝带垂鱼光绕胁。
棣萼青春自一门,璇题白日常三接。
侧闻好士礼作罗,纤鳞弱翮归渔猎。
蹉跎岁晚曳裾人,半彫鬓绿仍随牒。
涧溪幽菜傥可羞,试杂万钱聊一筴。
柳外东风旗影转,身远鸣珂心想见。
碧瓦朱楼不夜城,走马插花春一片。
锦靴玉带簇金鞍,回雪惊鸿都转旋。
我书细字对短檠,油尽灯昏月窥研。
那知研节有七盘,但课旧书须百遍。
病骨烦招愧后车,新诗乞与书团扇。
明年相望隐侯乡,犹共碧霄端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