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国师三唤侍者》
《国师三唤侍者》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处分明应处亲,不知谁是负恩人

东家漏泄西家事,却使傍观笑转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傍观(bàng guān)的意思:指旁观,不参与其中

处分(chǔ fèn)的意思:对某人进行惩罚或处罚

东家(dōng jiɑ)的意思:指招待客人的主人,也泛指提供食宿或工作的人。

恩人(ēn rén)的意思:恩人指的是对自己有恩德的人,表示感激之情。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负恩(fù ēn)的意思:指背叛恩情,对恩人不忠诚。

观笑(guān xiào)的意思:观察别人的笑容,以判断其内心的真实想法。

家事(jiā shì)的意思:指家庭中的琐碎事务。

漏泄(lòu xiè)的意思:泄露秘密或消息不慎,暴露出来。

明应(míng yīng)的意思:指对某种情况或问题明确答应或应答,表示明确回应或对某事表示同意或答应。

鉴赏

这首诗《国师三唤侍者》由宋代僧人释守卓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禅宗修行中的情境与哲理。

首句“唤处分明应处亲”,以“唤分”二字开篇,暗示了某种召唤或指引,而“应处亲”则表达了回应与亲近的关系,似乎在描述一位高僧对弟子的呼唤与弟子的响应之间,充满了师徒间的深厚情感与默契。

次句“不知谁是负恩人”,转折中带出了一丝疑问与感慨,似乎在探讨在修行之路上,何为真正的感恩与背叛。这一句引人深思,让人不禁追问,在追求精神境界的过程中,何为真正的付出与回报。

第三句“东家漏泄西家事”,形象地描绘了信息传播的特性,如同消息在人群中迅速扩散,不加筛选地传遍四方。这里暗含着修行过程中,个人的言行举止如何影响周围的人,以及信息传递可能带来的正面或负面效应。

最后一句“却使傍观笑转新”,将视角转向了旁观者,他们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见证了事件的发展与变化。这句话不仅反映了外界对于修行者行为的反应,也隐喻了在修行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观察者与参与者,其行为与选择最终会引发不同的反响与评价。

整体而言,《国师三唤侍者》通过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探讨了师徒关系、感恩与背叛、信息传播以及外界反应等多层面的主题,展现了禅宗修行中深刻的人生哲学与智慧。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绍隆院池上五首·其一

细雨疏烟冒广池,危亭晨坐冷侵衣。

秋风不作羁人便,波面萧萧柳叶飞。

(0)

送祖龙学择之赴陜府酌饮赠别次欧阳永叔韵

史君分陜惜别难,缓听长吟速行酒。

荆山北面黄河南,千里封疆为己有。

往来无穷西复东,衮衮轮蹄利名走。

甘棠虽云勿剪伐,未必从前不伤手。

当时遗爱安在哉,赖有声诗传不朽。

择之寸刃如新硎,历年何啻十有九。

胸中蕴蓄富术业,此行直欲古人偶。

近世只知厨传为,不顾虚名似箕斗。

寄言道路如采诗,但问樵夫与田叟。

(0)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其三

春色草将深,春寒柳未阴。

青天指行栈,渌水荡离襟。

后乘何为托,前旌喻此心。

南枝倦飞翼,凭为寄归音。

(0)

次韵吴天常中散

教言今觉昔诸尘,不了心源未是真。

却念樵夫无所得,当年虚作烂柯人。

(0)

客舟夜雨

朝发温江上处溪,小舟无寐枕频攲。

夜来雨作籧篨响,恰似当年赴举时。

(0)

过鄱阳湖先寄洪守唐介待制·其一

上冢家留荣且哀,赣民应怪苦徘徊。

鄱阳湖共天同阔,不惜乘风破浪来。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