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永庆院秀老》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示 永 庆 院 秀 老 宋 /王 安 石 禅 房 借 枕 得 重 欹 ,陈 迹 翛 然 尚 有 诗 。嗟 我 与 公 皆 老 矣 ,拂 天 松 柏 见 栽 时 。
- 翻译
- 在禅房借来的枕头让我倚靠得更沉,昔日的痕迹虽然淡然,但仍有诗篇可寻。
感叹我和您都已年迈,那些当初高耸入云的松柏,还是我们年轻时种下的。
- 注释
- 禅房:指僧人居住的房间。
枕:枕头。
重攲:倚靠得很深。
陈迹:过去的痕迹或往事。
翛然:淡泊自然的样子。
尚:还。
诗:诗歌,此处指过去的记忆或作品。
嗟:叹息。
我:指诗人自己。
公:指对方,可能是朋友或前辈。
皆:都。
老矣:已经老了。
拂天:高耸入云。
松柏:常用来象征长寿和坚韧。
栽时:种植的时候。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与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
"禅房借枕得重攲"一句,通过“借枕”这一动作,传递出一种宁静、内心沉淀的氛围。禅房是佛教修行之地,诗人在这里寻找精神寄托。“得重攲”则表明时间的流逝和物是的陈旧,禅房中的枕头因长时间未被使用而变得沉重。
"陈迹翛然尚有诗"一句,"陈迹"指的是过去留下的痕迹或遗迹,而“翛然”则形容这些痕迹依稀可见但不甚明显。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怀念,同时强调即使是陈旧的东西,仍有诗意蕴含其中。
"嗟我与公皆老矣"一句,是诗人感慨之语,通过“嗟”字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叹息。诗人认识到自己和朋友都已经步入老年,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受是非常强烈的。
最后一句“拂天松柏见栽时”,则是诗人回忆起当年栽植这些松柏时的情景。这些树木如今已长成拂天的高大,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也映照出诗人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禅房、枕头、陈迹和松柏等元素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悟,还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宁静生活态度的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徐君章秘丞知梁山军
苍壁束江流,孤军水上头。
蛟龙惊鼓角,云雾裛衣裘。
午市巴姑集,危滩楚客愁。
使君才笔健,当似白忠州。
送陈贤良忠正军签判
书对三千字,恩科第一人。
鲲鱼飞北海,龙剑跃平津。
直悟聪文主,深论险尅臣。
已能明世弊,枉作幕中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