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岁 暮 江 寺 住 唐 /齐 己 山 依 枯 槁 容 ,何 处 见 年 终 。风 雪 军 城 外 ,蒹 葭 古 寺 中 。孤 村 谁 认 磬 ,极 浦 夜 鸣 鸿 。坐 忆 匡 庐 隐 ,泉 声 滴 半 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空(bàn kōng)的意思:指没有根基、没有依托或没有实质内容的事物或情况。
孤村(gū cūn)的意思:指偏僻孤立的村庄,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处境孤独,缺乏支持和帮助。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极浦(jí pǔ)的意思:指非常偏僻的地方,形容地理位置极其偏远或人迹罕至的地方。
蒹葭(jiān jiā)的意思:指茂盛的草木。
见年(xiàn nián)的意思:指一年一度的特定时刻或特定节日。
军城(jūn chéng)的意思:指军事重镇或军事要地。
枯槁(kū gǎo)的意思:指植物干枯,失去生机;也形容人体衰老,精神萎靡。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年终(nián zhōng)的意思:指一年结束的时候或最后的时候。
- 注释
- 山:山岭。
依:依傍。
枯槁:枯萎的草木。
容:景象。
年终:时间的尽头,此处指岁月的流逝。
风雪:风和雪,形容寒冷的天气。
军城:军事要塞之城,泛指城市。
蒹葭:芦苇,一种水边生长的植物。
古寺:古老的寺庙。
孤村:荒凉的村落。
谁:哪个人。
认:识别,此处指注意到。
磬:佛教寺庙中使用的打击乐器,通常用于诵经时。
极浦:遥远的水边。
夜鸣鸿:夜晚鸣叫的鸿雁,常象征孤独或思乡。
坐忆:静坐回忆。
匡庐:庐山,中国名山,此处代指隐居之地。
隐:隐居。
泉声:泉水流动的声音。
滴半空:形容泉水从高处滴落的情景。
- 翻译
- 山岭依傍着枯萎的草木,哪里能见到岁月的终章?
风雪笼罩在军城之外,古老寺院中芦苇丛生。
荒僻的村落里谁还在敲响佛磬,远处的水边夜晚有鸿雁哀鸣。
静坐着回忆起隐居庐山的日子,耳边似乎回响着泉水滴落半空的声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山中古寺的幽静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时间流转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岁末之际独居江边古寺的孤寂与沉思。
“山依枯槁容”一句,以“枯槁”形容树木的枯萎,通过山势的依托,展现出一种荒凉而又静谧的氛围。诗人在这里捕捉到了岁末的寂寞气息。
“何处见年终?”则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他对于时间无情消逝、年关将至的心境。
接下来的“风雪军城外”、“蒹葭古寺中”两句,通过对风雪与古寺环境的刻画,增强了冬日的荒凉感。这里的“军城”暗示了一种边塞之地的寂寞,而“蒹葭古寺”则是诗人隐居之所。
“孤村谁认磬”,“极浦夜鸣鸿”两句,诗人通过对孤村与极浦夜半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深冬孤独的氛围。其中,“磬”是一种古代乐器,常用来比喻寂寞的声音;“极浦夜鸣鸿”则是对自然界中鸟鸣声响起的情景描写。
最后,“坐忆匡庐隐”,“泉声滴半空”两句,诗人在静坐之时回想着自己的生活状态——隐居于山林之中,而“泉声滴半空”的描写,则是对自然界中声音的细腻捕捉,彰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冬景象的精致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末寂寞、时间流逝以及个人隐居生活状态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祖择之赴陕府
古来分陕重,犹有召公棠。
此树且能久,后人宜不忘。
君从金马去,郡在铁牛旁。
山色临关险,河声出地长。
樽无空美酒,鱼必荐嘉鲂。
天子忧民切,行当务劝桑。
韩子华约游园上马后雨作遂归
谁约玩春物,狂风云骤开。
摆丛多落蕊,蔽路足昏埃。
逆水燕迎雨,将生鹅怕雷。
嵇康今转懒,骑马半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