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罗浮回宿憩锡院》
《游罗浮回宿憩锡院》全文
明 / 释古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中宵独不寐,万象萧然

隔水来寒磬,西峰落夜泉。

月高霜气重,风急雁声偏。

明日罗浮路,回看何处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寒磬(hán qìng)的意思:形容冷得令人发抖,寒冷异常。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落夜(luò yè)的意思:指夜晚降临、天黑的时候。

罗浮(luó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多姿、繁华盛大。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气重(qì zhòng)的意思:指人的气量大,容忍力强,不计较小事,有宽容之心。

霜气(shuāng qì)的意思:指寒冷的气候,尤指初冬时分的寒气。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在罗浮山行游后,返回栖息于锡院时所见所感的宁静与清冷之景。首句“中宵独不寐”点明时间与诗人孤独的状态,夜晚的寂静与诗人内心的思绪交织在一起。接下来,“万象总萧然”一句,通过“万象”这一泛指万物的词语,展现了夜晚山林的空旷与寂寥,营造出一种深沉而静谧的氛围。

“隔水来寒磬,西峰落夜泉”两句,运用听觉意象,寒磬(寺庙中敲击的铜钟)与夜泉的声响,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山中寺庙的存在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水声与钟声交织,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对话,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月高霜气重,风急雁声偏”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高悬,霜气浓厚,风声急促,雁鸣凄厉,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寒冷而肃穆的夜晚图景。月光与霜气的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冷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思考。

最后,“明日罗浮路,回看何处边”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过往行程的回顾。这句话既是对旅程的总结,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蕴含着对未知的探索与对过去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和哲学思考,体现了明代理论家、文学家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释古邈
朝代:明

古邈(一六四九─?),字觉大。番禺人。俗姓罗。童年出海幢,求阿字大师剃染受具。天然老人还雷峰,入侍丈室。后奉命之福州长庆,暂充典客。竟以病入涅。著有《闽中吟草》一卷。事见清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二七。
猜你喜欢

子寿从金陵之招

白下长干亦旧游,十年重到喜依刘。

幕中筹策无非事,江左衣冠有胜流。

满路梅花春信动,一篙波影颂声浮。

从来知己何难易,赢得荣名尚黑头。

(0)

寄钱丈季卿

尽有溪山尽可閒,竹符英节几年间。

竟归问舍应游泳,将老择乡谁往还。

独笑阔疏诚易久,皆云高远愈难攀。

东风又绿天涯草,百事何劳一破颜。

(0)

寄永嘉叶丈以昌甫韵

谁云遣兴莫过诗,诗到清愁只自知。

老去山林能几许,近来香火复奚为。

随身作务何须较,脱手成文不费辞。

宿觉庵高飞梦到,一春花柳更无私。

(0)

冬日玉色木芍药

便觉风和满县新,一枝欺雪长精神。

东皇不肯群芳谢,南国先回百里春。

檐外早梅犹隐约,篱边残菊已纷纶。

河阳善政催花发,如见霓裳舞太真。

(0)

小泊桥南书院

欲浮一舸过东吴,小泊桥南兴有馀。

尽道久悬高士榻,岂知重见故人车。

诗家情味从来别,书院言谈分外舒。

莲实藕花秋露滴,坐多题句转清虚。

(0)

苦旱·其四

岁晚霜天雪夜时,地炉无火亦频吹。

如今旱杀热难过,以昔穷忙寒不知。

岁月只随时变换,乾坤徒使气推移。

冯生众庶真何谓,翻手为云雨亦奇。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