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高霜气重,风急雁声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寒磬(hán qìng)的意思:形容冷得令人发抖,寒冷异常。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落夜(luò yè)的意思:指夜晚降临、天黑的时候。
罗浮(luó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多姿、繁华盛大。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气重(qì zhòng)的意思:指人的气量大,容忍力强,不计较小事,有宽容之心。
霜气(shuāng qì)的意思:指寒冷的气候,尤指初冬时分的寒气。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在罗浮山行游后,返回栖息于锡院时所见所感的宁静与清冷之景。首句“中宵独不寐”点明时间与诗人孤独的状态,夜晚的寂静与诗人内心的思绪交织在一起。接下来,“万象总萧然”一句,通过“万象”这一泛指万物的词语,展现了夜晚山林的空旷与寂寥,营造出一种深沉而静谧的氛围。
“隔水来寒磬,西峰落夜泉”两句,运用听觉意象,寒磬(寺庙中敲击的铜钟)与夜泉的声响,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山中寺庙的存在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水声与钟声交织,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对话,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月高霜气重,风急雁声偏”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高悬,霜气浓厚,风声急促,雁鸣凄厉,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寒冷而肃穆的夜晚图景。月光与霜气的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冷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思考。
最后,“明日罗浮路,回看何处边”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过往行程的回顾。这句话既是对旅程的总结,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蕴含着对未知的探索与对过去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和哲学思考,体现了明代理论家、文学家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子寿从金陵之招
白下长干亦旧游,十年重到喜依刘。
幕中筹策无非事,江左衣冠有胜流。
满路梅花春信动,一篙波影颂声浮。
从来知己何难易,赢得荣名尚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