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有幽姿,南捂春更好。
根茎固云殊,所贵辨之早。
况以梯稗秋,每食敢求饱。
感兹泽物功,童闲不教扫。
这首元代凌云翰的《康上人画(其二)南坞耕云》描绘了一幅春天农耕图景。首句“山云有幽姿”展现了山间云雾的静美,为画面增添了诗意。接着,“南坞春更好”点明了南坡田地在春天里的生机盎然,暗示着农事的开始。
“鞭起露地牛”生动描绘了农夫牵牛劳作的场景,露水未干的大地与勤劳的耕牛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强调种植的作物皆为药草,体现了对健康和自然疗法的重视。“宁辞袈裟单”表达了农夫即使衣着简朴,也愿意投身于劳动的决心。
“但恐稂莠恼”一句,警告要警惕杂草妨害作物生长,寓意着农事中的细致与智慧。“根茎固云殊”进一步强调分辨作物的重要性,而“所贵辨之早”则突出了及时除草的农事原则。
最后两句“况以梯稗秋,每食敢求饱”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即使秋季收获的谷物可能品质不高,但农民仍不敢贪求过多,体现出他们的谦逊和对自然的敬畏。结尾“感兹泽物功,童闲不教扫”则赞美了农耕带来的福祉,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连玩耍都显得珍贵,更不用说参与劳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描绘了田园风光,又寓含了深刻的农事哲理,展现出元代文人对农耕生活的理解和尊重。
我生抱孤贞,有似窗前竹。
却笑日用功,采绿不盈掬。
诗书负宿愿,发愤处幽独。
古人刮目处,论道不隔宿。
吾计决已久,不疑何待卜。
一书讯安否,双鱼勤往复。
丈夫气相许,云雨讵翻覆。
穷通付一醉,东邻酒方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