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杂俎三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五杂俎》系列之三。诗中以“五杂俎”为题,通过“手中丝”的意象,表达了情感的复杂与内心的挣扎。
“五杂俎,手中丝。” 开篇即以“五杂俎”这一具有多重含义的器物,象征着诗人内心纷繁复杂的思绪和情感。而“手中丝”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细腻的情感状态,仿佛手中握着的不仅仅是一根线,而是对某种情感的执着与不舍。
“往复还,寄所知。”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情感的循环往复,既有对某人的思念之情,又有试图传达给对方的心意。这里的“寄所知”不仅指情感的传递,也暗含着对理解与回应的期待。
“不获已,守空帏。” 最后一句揭示了诗人无奈的现实处境——尽管心中充满情感,却只能独自面对空荡荡的居室,无法得到回应或实现。这句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五杂俎”、“手中丝”等意象,以及情感的循环往复与最终的无奈结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爱情的深切渴望与无奈接受之间的矛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天瑞论事远谪冬月渡河冰陷而没
眷彼湖中岛,松柏在其端。
下有冢累累,行人伤心肝。
流光催人老,坐使彫朱颜。
朱门临广陌,大盖纷鸣銮。
珠帘映红烛,清宵歌未残。
高堂列钟鼓,胡为独幽閒。
志士怀百忧,十日不一欢。
所忧在何事,非为一身安。
志违身亦死,令人坐长叹。
不如饮美酒,与众共游般。
游般非吾志,去上首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