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斗讼(dòu sòng)的意思:指争论、争斗、争执不休的纷争。
立学(lì xué)的意思:立即开始学习或刻苦学习。
校人(xiào rén)的意思:指以学校为中心的人,也指学生或教职员工。
荥阳(xíng yáng)的意思:荥阳是一个地名,指中国河南省的一个县级市。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的地方。
修立(xiū lì)的意思:修理建筑物或其他结构,使其更加坚固。
学校(xué xiào)的意思:学校是指为学生提供教育和培训的机构。它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社交技巧的场所。
异政(yì zhèng)的意思:
(1).各自为政。《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説,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 三国 魏 锺会 《檄蜀文》:“江山之外,异政殊俗。” 清 王夫之 《论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而若东迁以后,交兵毒民,异政殊俗……迄之数百年而不息者亦革焉。”
(2).不同往常的政令措施。《东观汉记·张湛传》:“﹝ 湛 ﹞为光禄大夫,数正諫威仪不如法度者。 湛 常乘白马,帝每有异政,輒曰:‘白马生且復諫矣。’”《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 显宗 器重 兴 ,每有异政,輒乘驛问焉。”
(3).优异的政绩。《孔丛子·执节》:“贤者所在,必兴化致治。今子相 卫 ,未闻异政。”《北史·刘权传》:“及至 南海 ,甚有异政。”《宋史·太祖纪一》:“詔诸道长贰有异政,众举留请立碑者,委参军验实以闻。”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三:“此地宦蹟多,异政丹青揭。”子弟(zǐ dì)的意思:指年轻一代,尤指学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荥阳令的非凡政绩,他注重教育,大力修建学校,旨在改变民众的行为习惯,使子弟们以争斗诉讼为耻。通过这样的举措,展现了这位官员对社会教化的深刻理解与实践,体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人文关怀。在魏晋时期,教育与道德教化对于社会风气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这位荥阳令的做法无疑是对当时社会价值观念的一种积极引导。通过设立学校,不仅普及了知识,更培养了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得社会更加和谐有序。这种以教育为基础的社会治理模式,是古代中国政治智慧的体现,值得后世借鉴与学习。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陈秘监诸丈送黄商伯守常州石叔访守上饶会
惠山滋华池,玉山润百卉。
二贤竞出守,山水亦自慰。
人生别离难,朋旧走相谓。
尅期会南湖,肯托简书畏。
敬酌万石君,欲叹不敢忾。
愿如玉山高,物物饱生气。
又酌双井公,一举大白既。
愿如惠山清,滴滴濯腑胃。
择侯须择贤,无乃拔其汇。
帝城人欲入,竞进去乃贵。
谁无蝼蚁心,早去亦有味。
朝家急贤秋,人物欠经纬。
想当分符时,欲遣意犹未。
幸无疾其驱,有诏傥可暨。
梅开一花
昨夜花神有底忙,先教踏白入南邦。
冷将双眼窥春破,肯把孤心受雪降。
礬弟得兄呼最长,竹君取友叹无双。
试於月夜窗前看,一在枝头一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