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孤云(gū yún)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云彩,比喻孤独无助或与众不同。
精气(jīng qì)的意思:精气指的是人体内的精力和气血,也可以表示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的状态。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巨灵(jù líng)的意思:指非常强大的力量或巨大的精神力量。
黎庶(lí shù)的意思:指广大的人民群众,也指社会中普通人的生活状况。
辽东(liáo dōng)的意思:指长时间不见面的朋友或亲戚相见时,彼此感到非常亲切和亲近。
岭表(lǐng biǎo)的意思:指山岭之间的边界线,也比喻事物的极限或界限。
灵地(líng dì)的意思:指非常灵验的地方或神奇的地方。
流泉(liú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涌出,喻指文章或言辞流畅而有力。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三神(sān shén)的意思:指三位神明,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具有非凡的智慧、能力和才华。
深谷(shēn gǔ)的意思:指深山幽谷,比喻困境或危险的境地。
神智(shén zhì)的意思:形容思维敏捷、头脑清醒、反应敏锐。
神意(shén yì)的意思:神秘的意思或含义。
神契(shén qì)的意思:指人与神灵之间的默契和互动关系。
天威(tiān wēi)的意思:指上天的威严和力量。
妥灵(tuǒ líng)的意思:指言辞、行动得当,恰到好处。
相期(xiāng qī)的意思:约定某个时间、地点见面。
魈魅(xiāo mèi)的意思:形容神秘诡异的样子或者人物。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 注释
- 孤云:孤独的云彩。
悦:使愉快。
通神意:传达神的意愿。
濯:洗涤。
巨灵:神话中的巨大灵物。
豁:开阔。
魈魅:妖怪或幽灵。
黎庶:百姓。
精气:精神和生命力。
烛:照亮。
名山:著名的山岳。
崇祠:宏伟的神庙。
神帜:神的旗帜。
六字:神秘的六个字。
九重:指天宫。
岁祭:一年一次的祭祀。
翊国忠:辅佐国家的忠诚。
我舆:我的车驾,象征地位或权力。
三神契:与三位神灵的紧密联系。
- 翻译
- 孤云使我心欢畅,一点透露神的旨意。
流水洗净巨灵之灵性,深谷开阔了神的智慧。
妖怪是神的军队,百姓由神庇护。
精神光辉照耀天空,名山安顿着神圣之地。
岭南开设宏大的神庙,辽东树立起神的旗帜。
六个字震撼天威,九重天赐予每年的祭祀。
期待共同辅佐国家忠诚,我的车驾与三位神灵结缘。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元光的作品,名为《祀潮州三山神题壁(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景观和神灵的崇敬之情。
“孤云悦我心,一点通神意。”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象时,内心的喜悦和与神灵沟通的情怀。这里的“孤云”指的是高洁独立的云彩,而“一点”则是指心中对于神灵的那份敬畏之情。
“流泉濯巨灵,深谷豁神智。” 这两句描绘了山川之间清澈的溪流和宏伟的山谷,展示了一种自然与精神的交融。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神灵智慧的向往。
“魈魅神之兵,黎庶神所庇。” 这两句则描绘了神灵的威严和保护力量。“魈魅”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怪兽,而这里被用来形容神灵的军队。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强调了神灵的不可侵犯。
“精气烛彼天,名山妥灵地。” 这两句是对自然景观与神灵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描绘。“精气”指的是清净纯粹的气息,“烛彼天”则形容这种气息直达云霄。同时,“名山妥灵地”表明了诗人对于著名山脉中隐藏着神秘力量的信仰。
“岭表开崇祠,辽东建神帜。” 这两句是对祭祀场所和活动的描写。“岭表”指的是山脉的边缘,“崇祠”则是指用于祭祀的庄严建筑。而“辽东建神帜”则表明了在遥远的东方建立起神圣的标志。
“六字动天威,九重颁岁祭。” 这两句则与祭祀仪式有关。“六字”可能指的是某种咒语或是祈祷词,而“九重颁岁祭”表明了祭祀活动的隆重和周期性。
最后,“相期翊国忠,我的舆三神契。”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忠诚的誓言以及与三山之神之间的契约。“相期”意味着互相承诺,而“翊国忠”则是指为国家效忠。同时,“我的舆三神契”表明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与这三座山脉中的神灵联系在一起。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神灵威严的赞美,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崇敬和宗教信仰的深厚情感。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个人对于忠诚与誓约的重视,以及他对于国家命运与精神世界之间联系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为郭三蓉汀题二妙册页
儒生不幸落尘网,酒酣耳热发奇想。
安能三绝身擅之,大好心手动倾赏。
果园先生儒雅师,好画兼好书与诗。
检搜当代得二妙,一双幼妇经色丝。
戊申十月岁将晏,我访果园初识面。
扶出琳琅资饱看,昔所未能今则见。
我闻古来文字之初先有画,铸鼎象物出神怪。
仓帝六书首象形,思邈作隶古法坏。
又闻宋元以来没骨之法称绝奇,后来居上信有之。
逸少俗书作鼻祖,二妙同原谁得知。
我生已晚非古处,愿求一精快心虑。
生羡先生并二难,抚此徬皇不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