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雕楹(diāo yíng)的意思:指精美的楹柱雕刻,比喻文章或诗词的辞章华丽精美。
孤高(gū gāo)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独立自主,高傲孤立,不愿与他人交往。
结缕(jié lǚ)的意思:形容事物纠缠、复杂,难以解决或解脱。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石骨(shí gǔ)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坚强不屈、不易动摇的品质或本质。
偷生(tōu shēng)的意思:指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生命延续或生存的机会。
托根(tuō gēn)的意思:指依靠某个人或事物的支持或帮助来解决问题或取得成功。
污辱(wū rǔ)的意思:指遭受侮辱、羞辱。
下流(xià liú)的意思:指言行卑鄙下流,品德低劣,毫无廉耻。
野烧(yě shāo)的意思:指无节制地烧毁或破坏事物,形容肆意破坏、无法无天的行为。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有情(yǒu qíng)的意思:指有感情、有情义。
爰居(yuán jū)的意思:居住;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植物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与适应力,以及对环境变化的敏感与应对。首句“恶湿偏宜燥”点明了植物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它偏好干燥而非潮湿的环境。接着,“孤高性独成”则赞美了这种植物独立而高傲的个性,不随波逐流,自成一格。
“托根从石骨,结缕挂雕楹。”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植物扎根于岩石之中,其茎叶甚至能攀附在雕梁上,展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这里不仅强调了植物与环境的紧密联系,也暗示了它在艰难环境中仍能保持生机与美丽。
“野烧不须畏,春风应有情。”这两句表达了植物面对自然界的破坏(如野火烧毁)时的从容与希望。即使遭遇火灾,春天的温暖与生机也能给予它们重生的机会,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规律与美好。
最后,“爰居下流者,污辱总偷生。”这句话是对那些处于低洼之地、容易遭受污染或忽视的植物的感慨。它们虽然身处不利环境,但依然努力生存,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特定环境下植物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法喜堂
虚堂庇风雨,结构不务壮。
外饰无髹髵,置物况容长。
开箧药剂灵,拈棋白黑抗。
阶花澹亦夭,庭石碧交向。
出门鸟雀喧,燕处物我丧。
吴俗夸有素,佛徒侈相尚。
独能守质静,坐以矫流宕。
栖之果自喜,何须山海上。
过银树
买舆过银树,水落见潦迹。
残雪闪斜照,篱落掩鱼泽。
鸟飞山意冥,雁度水光碧。
乘兴觅酒垆,荒市绝殽核。
入暮路程杳,寒皲面颊赤。
时艰人烟稀,终日涉荒僻。
岂独慨风景,亦且倦行役。
茅店投深幽,月明野田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