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侵雨变,草色到云休。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陪 尹 子 渐 申 安 礼 宿 香 山 寺 宋 /蔡 襄 二 月 已 强 半 ,寻 春 登 石 楼 。山 光 侵 雨 变 ,草 色 到 云 休 。归 鸟 沈 岩 际 ,行 人 过 树 头 。剥 苔 看 石 碣 ,因 火 认 渔 舟 。渐 夜 滩 声 恶 ,凭 虚 屋 势 浮 。乘 閒 聊 自 适 ,觞 咏 属 吾 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凭虚(píng xū)的意思:依据虚幻的事物或非实际的情况进行判断或推测。
强半(qiáng bàn)的意思:指在一对相似的人或事物中,一个更强、更好的一方。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觞咏(shāng yǒng)的意思:觞指酒杯,咏指歌颂。觞咏意指以诗歌歌颂酒宴之乐。
石楼(shí lóu)的意思:指坚固耐用的建筑物或防御设施。
石碣(shí jié)的意思:指古代立碑时所用的石头。比喻留下的文字或事迹具有永久性。
树头(shù tó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首要地位或领导地位。
滩声(tān shēng)的意思:指河流或海洋中水流冲击岩石或沙滩时所发出的声音。也用来形容声音宏亮、嘹亮。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寻春(xún chūn)的意思:寻找春天的到来或寻找春天般的美好事物。
渔舟(yú zhōu)的意思:渔舟指的是渔民的船只,也常用来比喻平凡而朴实的生活。
自适(zì shì)的意思:
◎ 自适 zìshì
[self-ease] 自我舒适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陪尹子渐申安礼宿香山寺》。诗人于农历二月已过半时,为了寻找春天的气息,独自或与友人尹子渐、申安礼一同登上了石楼。山景在雨中变幻莫测,青草的颜色延伸至云端,展现出盎然生机。归巢的鸟儿隐没在山岩之间,行人的身影掠过树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他们在剥去苔藓的石头上发现古老的石碑,借着火光辨识出远处的渔舟,体现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探寻。随着夜幕降临,江边的涛声愈发汹涌,而寺庙所在的山屋仿佛漂浮在空中。诗人借此闲暇时光,享受着宁静与自在,举杯吟咏,流露出文人士大夫的雅兴和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融入了游历山水、品味历史和人文的意趣,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
水晶宫殿,放三千龙女,凌波浮浴。
花里雕房分洞户,隐隐钉头齐簇。
处子娇羞,碧裙无袖,密护圆瑳玉。
堤头微露,半身犹掩金绿。
知是紫府筵开,□随纤指,出玲珑窗屋。
倩剥霓裳轻手搔,掐损些些香玉。
端的中心,密藏芳意,苦苦何时足。
巴城憔悴,采歌犹闻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