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萧望之》
《咏史.萧望之》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石显深持两世枢,尚书何苦中书

九原若遇韩延寿,祇共咨嗟叹两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苦(hé kǔ)的意思:为什么要受苦,为什么要做无谓的努力

嗟叹(jiē tàn)的意思:表示悲叹、叹息、惋惜之情。

九原(jiǔ yuán)的意思:指九个原始的草木丛生的地方,也指原始的状态。

两疏(liǎng shū)的意思:两者之间的关系疏远,彼此之间缺乏联系或交往。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延寿(yán shòu)的意思:延长寿命

中书(zhōng shū)的意思:指被任命为官员的人,也指官吏。

咨嗟(zī jiē)的意思:形容声音微弱,低声叹息。

翻译
石显长期执掌朝廷中枢大权
尚书何必如此执着于中书职位
注释
石显:汉代权臣,曾两次担任丞相。
枢:朝廷中枢,核心权力。
尚书:古代官职,负责起草诏令。
何苦:何必如此,为何执着。
恋:眷恋,执着。
中书:中书省,古代官署,负责机要事务。
九原:指墓地,古代对死者的尊称。
韩延寿:西汉官员,以廉洁著称。
祇共:只与,仅与。
咨嗟:叹息,感慨。
两疏:指韩延寿的两个著名奏疏,批评时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诗,以石显和萧望之两位历史人物为题材。石显是汉代权臣,曾执掌两朝枢机要职;而萧望之则是西汉名臣,以直言敢谏著称。诗中通过石显与韩延寿的对比,表达了对萧望之清正人格的赞赏。

首句“石显深持两世枢”,描绘石显在朝廷中枢的重要地位,暗示其权力之大。然而,第二句“尚书何苦恋中书”则转折而来,批评石显过于执着于尚书职位,似乎失去了应有的原则,暗示他对权力的贪婪。

接着,诗人引入韩延寿这一正面形象,“九原若遇韩延寿”,意指如果石显地下有知,能够遇见像韩延寿那样廉洁奉公的官员,他可能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和叹息。韩延寿以公正闻名,与石显的权谋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咏史的方式,借古讽今,批评了石显的权谋和贪欲,赞扬了如萧望之般清廉正直的官吏品格,具有深刻的道德教化意义。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孔平仲著作江州官舍小庵

近山不作看山计,引水新成照水庵。

闭口忘言中自饱,安心度日更谁参。

简编围绕穿书蠹,窗户低回作茧蚕。

我亦一轩容膝住,敝裘粗饭有馀甘。

(0)

己丑除日二首·其一

阅遍时人身亦老,卷残旧历意茫然。

髭须白尽无添处,甲子重来又十年。

酒俭不容时一醉,堂成且喜夜安眠。

春秋似是平生事,屋壁深藏付后贤。

(0)

又次韵游小云居

溪上浮花片片轻,溯流登岸得山行。

僧房幽绝云居小,春日阴晴野色明。

永远林栖真有道,溺沮耕养亦忘情。

此身此意何年遂,空使常谈笑老生。

(0)

题李公麟山庄图.墨禅堂

此心初无住,每与物皆禅。

如何一丸墨,舒卷化山川。

(0)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传经台

轮扁不能令子巧,老聃虽智若为传。

遗经尚在台如故,弟子今无似喜贤。

(0)

五月园夫献红菊二绝句·其一

黄花九月傲清霜,百草满园无此香。

红紫无端盗名字,试寻本草细商量。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