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萧望之》全文
- 翻译
- 石显长期执掌朝廷中枢大权
尚书何必如此执着于中书职位
- 注释
- 石显:汉代权臣,曾两次担任丞相。
枢:朝廷中枢,核心权力。
尚书:古代官职,负责起草诏令。
何苦:何必如此,为何执着。
恋:眷恋,执着。
中书:中书省,古代官署,负责机要事务。
九原:指墓地,古代对死者的尊称。
韩延寿:西汉官员,以廉洁著称。
祇共:只与,仅与。
咨嗟:叹息,感慨。
两疏:指韩延寿的两个著名奏疏,批评时政。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诗,以石显和萧望之两位历史人物为题材。石显是汉代权臣,曾执掌两朝枢机要职;而萧望之则是西汉名臣,以直言敢谏著称。诗中通过石显与韩延寿的对比,表达了对萧望之清正人格的赞赏。
首句“石显深持两世枢”,描绘石显在朝廷中枢的重要地位,暗示其权力之大。然而,第二句“尚书何苦恋中书”则转折而来,批评石显过于执着于尚书职位,似乎失去了应有的原则,暗示他对权力的贪婪。
接着,诗人引入韩延寿这一正面形象,“九原若遇韩延寿”,意指如果石显地下有知,能够遇见像韩延寿那样廉洁奉公的官员,他可能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和叹息。韩延寿以公正闻名,与石显的权谋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咏史的方式,借古讽今,批评了石显的权谋和贪欲,赞扬了如萧望之般清廉正直的官吏品格,具有深刻的道德教化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