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放妆台帘捲上,怕惊钗畔宝鸾飞。
- 鉴赏
这首宋朝赵葵所作的《雪》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景之美,同时融入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玉龙昨夜起天涯”,以“玉龙”比喻雪花,形象地描绘了雪花从遥远的天际飘落的情景,赋予了雪花以生命和力量,展现出一种壮丽而神秘的美。这里的“天涯”不仅指空间上的遥远,也暗示了时间的久远,仿佛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自然现象,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次句“晓看团花一尺围”,则将读者的视线拉近,具体描绘了清晨时分,雪花覆盖大地,形成了一片如同团花般的美丽景象。这里用“一尺围”来形容雪花覆盖的范围之广,既突出了雪景的壮观,又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洁白无瑕的雪花所包裹,呈现出一种纯净而宁静的美。
后两句“莫放妆台帘捲上,怕惊钗畔宝鸾飞”,则进一步深化了对雪景的感悟。诗人提醒人们,在欣赏这美丽的雪景之时,不要轻易地打破这份宁静与和谐。这里通过“妆台帘”和“钗畔宝鸾”的意象,巧妙地将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与雪景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细节的珍视。诗人似乎在告诫人们,即使在欣赏美景时,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避免因外界的干扰而破坏了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美丽,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华山司空侍郎(一作表圣)二首
金阙争权竞献功,独逃征诏卧三峰。
鸡群未必容于鹤,蛛网何繇捕得龙。
清论尽应书国史,静筹皆可息边烽。
风霜落满千林木,不近青青涧底松。
非云非鹤不从容,谁敢轻量傲世踪。
紫殿几征王佐业,青山未拆诏书封。
闲吟每待秋空月,早起长先野寺钟。
前古负材多为国,满怀经济欲何从。
拟乐府子夜四时歌四首
吴子爱桃李,月色不到地。
明朝欲看花,六宫人不睡。
凉轩待月生,暗里萤飞出。
低回不称意,蛙鸣乱清瑟。
月色明如昼,虫声入户多。
狂夫自不归,满地无天河。
银缸照残梦,零泪沾粉臆。
洞房犹自寒,何况关山北。
春题二首
青春未得意,见花却如雠。
路逢白面郎,醉插花满头。
满眼桃李花,愁人如不见。
别有惜花人,东风莫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