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冰轮(bīng lún)的意思:形容冰面上的车轮,比喻事物的表面或外表虚假而美好。
粉堞(fěn dié)的意思:形容建筑物坚固、雄伟。
更点(gēng diǎn)的意思:更加一点,更进一步
关河(guān hé)的意思:关河指的是两个地方之间的交通要道,也可以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在成语中,关河常常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位置或关键时刻。
桂影(guì yǐng)的意思:桂树的影子,比喻高尚的品质或者高尚的人。
青霜(qīng shuāng)的意思:指秋天的霜冻,也比喻年老的人。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深巷(shēn xiàng)的意思:指偏僻、幽静的小巷子。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严城(yán chéng)的意思:指防守严密的城市或堡垒,也比喻严密的防范措施。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朱旗(zhū qí)的意思:指红色的旗帜,代表权力、势力、统治等。
- 鉴赏
这首《城头月·秋月感怀》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月之夜的凄凉景象,以及词人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思绪。
“西风吹得冰轮淡,桂影平于簟。”开篇以西风和淡月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冰轮象征着月亮,其“淡”字暗示了月色的朦胧与微弱。桂影平于簟,则是将月光下桂树的影子比作铺展在地上的席子,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落大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意境。
“深巷疏砧,严城哀柝,做出秋声惨。”接下来,词人通过深巷中稀疏的捣衣声和城墙上哀怨的更柝声,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悲凉气氛。捣衣声是妇女为远行之人缝补衣物时发出的声音,哀柝则是古代军队报时的器具,其声音在夜晚显得格外凄厉,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画面。
“月中一片朱旗闪,粉堞青霜染。”月亮中的朱旗闪烁,象征着遥远的希望或某种力量的存在,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渺小。粉堞指的是城墙,青霜则描绘了秋夜的寒冷,两者结合,既展现了边塞的壮丽,也暗含了词人的孤独与忧郁。
“万里关河,百年身世,倚幌听更点。”最后,词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广阔天地的感慨之中。“万里关河”代表了辽阔的疆域和历史的长河,“百年身世”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倚靠窗帷,听着更点(古代计时的工具),词人似乎在思考着自己的命运与世界的变迁,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整体而言,《城头月·秋月感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词人面对秋月之夜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马参戎游鸣沙山月牙泉歌
敦煌城南山鸣沙,中有大泉古渥洼。
后人好古浑不识,但从形似名月牙。
或为语言偶相类,听随世俗讹传讹。
我稽志乘分两处,古碑何地重摩挲?
参戎马公偏好道,茸修古庙山之阿。
约日驱车同访胜,一泓清漪月钩斜。
堆沙四面风卷起,人来坐坠寂无哗。
忽闻沙里殷殷响,声似渔阳鼓掺过。
人道神灵不可测,英物未许人搜罗。
汉武当年产天马,万晨沙场战马多。
何如今日成陈迹,沙不扬尘水不波。
渥洼渥洼是与否,我还作我鸣沙山下月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