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石吊孤影,看云笑此身。
《山中偶作五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中静坐的情景,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石头和云彩,诗人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自我解嘲。"坐石吊孤影",坐在石头上,凝视自己的影子,或许是在反思自我,感受孤独中的宁静。"看云笑此身",抬头望向飘浮的云彩,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存在,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境。
"蒲团无限意,分付与何人",这里提到的"蒲团"是中国佛教徒打坐时常用的垫具,象征着修行与内心的探索。诗人说这些深邃的思考和感悟,仿佛无处安放,不知道该与谁分享。这句透露出一种寻求理解与共鸣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在纷扰世间找到知音的不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我以及与外界关系的深刻思考,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内心宁静的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齿落志感
大造生人无虚设,此齿亦在五音列。
当其腭锋方少时,编贝一一恣餔歠。
饔飧不曾噬腊愁,称名可匹来嚼铁。
忽忽到今六十年,屠门每过空呜咽。
一饱惟求张苍乳,三寸终负张仪舌。吁嗟乎!
头童发白犹无伤,耳聋目昏尚可说;
奈此堂堂雍齿侯,无人为汝祝哽噎!
持粱■肥著力难,得毋彼天厌饕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