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一孤僧,僧孤却有朋。
细语虫相答,求声鸟所能。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独的僧人借宿于庵中,与自然界的生灵进行着微妙的交流。首句“大地一孤僧”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略显寂寥的场景。接着,“僧孤却有朋”一句巧妙地揭示了僧人虽身处孤境,却并不孤单,因为他与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建立了某种心灵上的联系。
接下来的两句“雨师供茗碗,风伯致薪蒸”,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力量人格化,赋予它们以特定的角色和职责。雨师为僧人提供茶具所需的水,风伯则送来燃烧的木柴,这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细语虫相答,求声鸟所能”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昆虫的低语和鸟儿的啼鸣,诗人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对话的世界。昆虫与鸟儿的互动,不仅丰富了环境的氛围,也象征着自然界中不同生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最后,“未应嫌拣择,褦襶是苍蝇”一句,以苍蝇作为反例,暗示了自然界中每一种存在都有其独特价值和位置,不应因表面的不雅或不受欢迎而被忽视或嫌弃。这句话既是对前文自然和谐共生主题的呼应,也是对人类社会中价值判断的一种反思,提醒人们要尊重万物,避免以偏概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着对社会现象的哲思。
水磨园亭清且幽,碧柳阴浓古木稠。
偶然携客避炎暑,腥风忽觉来飕飕。
云作闲坊为养鹰,名材不惜千金收。
板屋羁栖拳铁爪,浮云仰视张金眸。
就中海青独称最,传闻出自青海头。
锐头猛脑特神俊,自矜耻与群鹯俦。
杉鸡竹兔不足取,气吞乳虎欺氂牛。
白山黑水出异产,在昔辽代曾穷搜。
诛求因结女真怨,无端两国兴戈矛。
爱鹤爱鹰皆速祸,羽物何事常招尤。
头鹅盛宴付逝水,晾鹰高台成古丘。
冰天朔漠馀杀气,江山不改奇毛留。
从来异物聚所好,携笼走马来荒陬。
人间养鹰如养士,一时效用三时休。
多畜驯鸽供喂饲,流血渗漉沾衿喉。
填肠满嗉意未已,一饱欲傲梁边鹙。
乃知惠养多幸窃,肉食未必皆能谋。
虞人悬衡揣斤两,躯骨轻重须相侔。
肥苦钝迟瘦无力,上臂能辨劣与优。
空仓饥雀日叫噪,一出往往逢罝罦。
尔曹攫肉偏远患,得食那敢辞笼囚。
譬若猛士飨牛酒,投石奋欲偿恩仇。
觜距久闲求自试,常思一举翻高秋。
鹰乎鹰乎盍努力,霜天风紧将离韝。
鸟中恶物正不少,早拉训狐擒鸺鹠。
功成山薮得清廓,愿汝仍化林间鸠。
勿戕胎卵惊鸾凤,阿阁万一重来游。
《鹰坊歌与夏重恺功同赋》【清·唐孙华】水磨园亭清且幽,碧柳阴浓古木稠。偶然携客避炎暑,腥风忽觉来飕飕。云作闲坊为养鹰,名材不惜千金收。板屋羁栖拳铁爪,浮云仰视张金眸。就中海青独称最,传闻出自青海头。锐头猛脑特神俊,自矜耻与群鹯俦。杉鸡竹兔不足取,气吞乳虎欺氂牛。白山黑水出异产,在昔辽代曾穷搜。诛求因结女真怨,无端两国兴戈矛。爱鹤爱鹰皆速祸,羽物何事常招尤。头鹅盛宴付逝水,晾鹰高台成古丘。冰天朔漠馀杀气,江山不改奇毛留。从来异物聚所好,携笼走马来荒陬。人间养鹰如养士,一时效用三时休。多畜驯鸽供喂饲,流血渗漉沾衿喉。填肠满嗉意未已,一饱欲傲梁边鹙。乃知惠养多幸窃,肉食未必皆能谋。虞人悬衡揣斤两,躯骨轻重须相侔。肥苦钝迟瘦无力,上臂能辨劣与优。空仓饥雀日叫噪,一出往往逢罝罦。尔曹攫肉偏远患,得食那敢辞笼囚。譬若猛士飨牛酒,投石奋欲偿恩仇。觜距久闲求自试,常思一举翻高秋。鹰乎鹰乎盍努力,霜天风紧将离韝。鸟中恶物正不少,早拉训狐擒鸺鹠。功成山薮得清廓,愿汝仍化林间鸠。勿戕胎卵惊鸾凤,阿阁万一重来游。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6867c6afc64a510679.html
游子倦行役,攀折畏险阻。
宣歙尽山城,峰峦互撑拄。
从箐裹郡县,仄涧跨垣堵。
兹岭何岧峣,悬道通一缕。
峭壁插天门,裂石界地户。
泉奔脚下雷,风啸空中虎。
朗日眩神魂,旅人怯亭午。
况乎我独行,缥缈入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