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城大顺回道中作》
《城大顺回道中作》全文
宋 / 范仲淹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三月十七,羌山始见花。

将军边事春老还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gshùnhuídàozhōngzuò
sòng / fànzhòngyān

sānyuèèrshíqiāngshānshǐjiànhuā

jiāngjūnlebiānshìchūnlǎowèiháijiā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事(biān shì)的意思:指不关心、不在意的事情。

春老(chūn lǎo)的意思:春天的老人,指春天的象征,也指年轻人。

还家(huán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后归来。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十七(shí qī)的意思:指十七岁的年龄,也可以泛指年轻人。

三月二(sān yuè èr)的意思:指春季三月二日,也可泛指春天的某一天。

注释
三月:春季的第三个月。
羌山:古代中国西部的一个地区。
始见:初次看到。
花:花朵。
将军:领兵的高级将领。
了边事:完成了边疆的军事任务。
春老:春天快要结束。
未还家:尚未返回家乡。
翻译
阳春三月二十七日,羌地开始见到花朵绽放。
英勇的将军已经完成了边疆的事务,但春天已接近尾声,他仍未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三月二十七日,诗人范仲淹在边疆的大顺回道上所见的景象。羌山(可能指某个边塞之地)此时才开始绽放花朵,展现出初春的气息。然而,作为将军的他,因为边境事务尚未完全平定,春天已经接近尾声,他仍然未能回家与家人共度春光。诗中寓含了戍边将领的责任感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体现了边塞诗常见的壮志豪情与思乡之愁的交织。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朝代:宋   字:希文   生辰:989-1052年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猜你喜欢

菊竹梅竹·其一

绿竹黄花共一丛,楚江日照自西风。

屈原放逐娥皇杳,千古离愁此日同。

(0)

雨后过桃花坞

林晚带城阴,斜光里巷深。

过时思燕赏,感物废行吟。

暂出畦间蝶,将栖柳外禽。

乱离虽有恨,能到亦娱心。

(0)

入播州作

播州旧说非人居,而今南北成通衢。

一乡一聚置官长,半丘半陇皆犁锄。

播州官司万山里,叠翠浮青蹴天起。

烟雨晦冥猿鸟呼,厓壑窈深花木美。

昔日何人披草莱,尔文尔价皆豪才。

南据乌江扼喉领,北营白锦屯风雷。

自归圣朝不用武,比屋弦歌学邹鲁。

千里不闻鼙鼓声,民物熙熙皆按堵。

我时远佩藩侯书,乘高涉险登畏途。

山川形胜皆在目,不劳重写王会图。

(0)

仆夫谣

邵武仆夫性质野,短衫秃袖身半赭。

丈二长舆在肩膊,山路长驱疾如马。

每遇高坡即大呼,一呼一上谁复顾。

眼中惟见是夷行,脚底何曾有险步。

光泽西去八十里,清溪乱啮故山趾。

平明受直往西行,薄暮怀直见妻子。

每日只受四十钱,受直不多心欢然。

更有高堂受直者,锦衣缓带白日眠。

(0)

十一月廿七日送士敬至浦口别后赋此

一尊倾尽下江楼,带郭晴岚午未收。

树杪天长围石岭,竹根溪浅露沙洲。

隔林烟火三家市,下水风帆一叶舟。

相送远游惊岁晚,不禁离思逐东流。

(0)

斋夜与汪伯谐庶子陆鼎仪张启昭谕德联句·其四

呼童试问夜如何,月落参横四鼓过。

寒气逼人衣渐薄,春愁泥客梦还多。

南郊大礼凭谁赋,东阁官梅许共哦。

候吏已闻催晓近,便思冠履上銮坡。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