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莱(cǎo lái)的意思:指不合时宜的言行举止,不得体的行为。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规模(guī mó)的意思:规模指事物的大小、程度或范围。
老病(lǎo bìng)的意思:指久病不愈,或年老体弱。
清襟(qīng jīn)的意思:指衣襟整洁干净,形容人的品行端正、清白无暇。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森森(sēn sēn)的意思:形容树木茂密、森林密集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氛紧张、可怕或是威严的样子。
守心(shǒu xīn)的意思:保持内心的坚定和纯洁
濯濯(zhuó zhuó)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洗涤干净的样子。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贤守(xián shǒu)的意思:指明智而忠诚地守护、保持某种理念、原则或责任。
星轺(xīng yáo)的意思:形容星星闪烁的样子。
载籍(zǎi jí)的意思:指记录人名、事迹等的书籍或档案。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周政(zhōu zhèng)的意思:指人心所向,众人一致,形容社会风气和谐、人心归一的状态。
洙泗(zhū sì)的意思:指水流湍急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名为《顺庆沈太守建岁寒书院偶留题》。诗中描绘了对读书与坚守节操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思。
首句“人间多少读书处”,诗人感叹于世间众多可供读书学习的地方,表达了对知识追求的重视。接着,“欲固岁寒贤守心”一句,借以“岁寒”比喻严酷的环境或艰难时刻,强调在困难面前保持高尚品德的重要性。
“隔岁草莱诛濯濯,一庭松柏长森森”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庄重的画面,通过对比“濯濯”的荒芜与“森森”的茂盛,象征着知识与美德的传承与发扬,如同松柏一般坚韧不拔。
“汉儒载籍能存几,周政规模却至今”两句,诗人反思历史,指出虽然古代的文献和政治制度可能已不复存在,但其精神和理念却依然影响着当今社会,体现了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
最后,“老病星轺三月过,欲扬洙泗洗清襟”表达了诗人虽年老多病,仍渴望通过传播知识和道德,如同洙泗之水洗涤心灵,净化人心,展现出对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热切期盼。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既是对读书人品格的颂扬,也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知识、道德与历史的尊重与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答元素(并引)
余旧有赠元素〔词〕云天涯同是伤流落,元素以为今日之先兆,且悲当时六客之存亡。
六客盖张子野、刘孝叔、陈令举、李公择及元素与余也。
不愁春尽絮随风,但喜丹砂入颊红。
流落天涯先有谶,摩挲金狄会当同。
蘧蘧未必都非梦,了了方知不落空。
莫把存亡悲六客,已将地狱等天宫。
蜜酒歌(并叙)
西蜀道士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
余既得其方,作此歌遗之。
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
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
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
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
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天教酿酒醉先生。
先生年来穷到骨,问人乞米何曾得。
世间万事真悠悠,蜜蜂大胜监河侯。
吊李台卿(并叙)
李台卿,字明仲,庐州人。
貌陋甚,性介不群,而博学强记,罕见其比。
好《左氏》,有《史学考正同异》,多所发明。
知天文律历,千载之日可坐数也。
轼谪居黄州,台卿为麻城主簿,始识之。
既罢居于庐,而曹光州演甫以书报其亡。
台卿,光州之妻党也。
我初未识君,人以君为笑。
垂头若病鹤,烟雨霾七窍。
敝衣来过我,危坐若持钓。
褚裒半面新,鬷蔑一语妙。
徐徐涉其澜,极望不得徼。
却观元妩媚,士固难轻料。
看书眼如月,罅隙靡不照。
我老多遗忘,得君如再少。
従横通杂艺,甚博且知要。
所恨言无文,至老幽不耀。
其生世莫识,已死谁复吊。
作诗遗故人,庶解俗子谯。
《吊李台卿(并叙)》【宋·苏轼】李台卿,字明仲,庐州人。貌陋甚,性介不群,而博学强记,罕见其比。好《左氏》,有《史学考正同异》,多所发明。知天文律历,千载之日可坐数也。轼谪居黄州,台卿为麻城主簿,始识之。既罢居于庐,而曹光州演甫以书报其亡。台卿,光州之妻党也。我初未识君,人以君为笑。垂头若病鹤,烟雨霾七窍。敝衣来过我,危坐若持钓。褚裒半面新,鬷蔑一语妙。徐徐涉其澜,极望不得徼。却观元妩媚,士固难轻料。看书眼如月,罅隙靡不照。我老多遗忘,得君如再少。従横通杂艺,甚博且知要。所恨言无文,至老幽不耀。其生世莫识,已死谁复吊。作诗遗故人,庶解俗子谯。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167c68e6d96000489.html
曹既见和复次其韵
造物本儿戏,风噫雷电笑。
谁令妄惊怪,失匕号万窍。
人人走江湖,一一操网钓。
偶然连六鳌,便谓此手妙。
空令任公子,三岁蹲海徼。
长贫固不辞,一死实未料。
难将蓍草算,除用佛眼照。
何人嗣家学,恨子儿尚少。
嗟我与曹君,衰老世不要。
空言今无救,奇志后必耀。
吟公五字诗,义重千金吊。
收藏慎勿出,免使群儿谯。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
知君念我欲别难,我今此别非他日。
风里杨花虽未定,雨中荷叶终不湿。
三年磨我费百书,一见何止得双璧。
愿君亦莫叹留滞,六十小劫风雨疾。
先君昔爱洛城居,我今亦过嵩山麓。
水南卜宅吾岂敢,试向伊川买修竹。
又闻缑山好泉眼,傍市穿林泻冰玉。
遥想茅轩照水开,两翁相对清如鹄。
两翁归隐非难事,惟要传家好儿子。
忆昔汝翁如汝长,笔头一落三千字。
世人闻此皆大笑,慎勿生儿两翁似。
不知樗栎荐明堂,何似盐车压千里。
元修菜(并叙)
菜之美者,有吾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
元修云:使孔北海见,当复云吾家菜耶?
因谓之元修菜。
余去乡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
元修适自蜀来,见余于黄,乃作是诗,使归致其子,而种之东坡之下云。
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
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
种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
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虫。
是时青裙女,采撷何匆匆。
烝之复湘之,香色蔚其饛。
点酒下盐豉,缕橙芼姜葱。
那知鸡与豚,但恐放箸空。
春尽苗叶老,耕翻烟雨丛。
润随甘泽化,暖作青泥融。
始终不我负,力与粪壤同。
我老忘家舍,楚音变儿童。
此物独妩媚,终年系余胸。
君归致其子,囊盛勿函封。
张骞移苜蓿,适用如葵菘。
马援载薏苡,罗生等蒿蓬。
悬知东坡下,塉卤化千钟。
长使齐安人,指此说两翁。
《元修菜(并叙)》【宋·苏轼】菜之美者,有吾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元修云:使孔北海见,当复云吾家菜耶?因谓之元修菜。余去乡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元修适自蜀来,见余于黄,乃作是诗,使归致其子,而种之东坡之下云。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种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虫。是时青裙女,采撷何匆匆。烝之复湘之,香色蔚其饛。点酒下盐豉,缕橙芼姜葱。那知鸡与豚,但恐放箸空。春尽苗叶老,耕翻烟雨丛。润随甘泽化,暖作青泥融。始终不我负,力与粪壤同。我老忘家舍,楚音变儿童。此物独妩媚,终年系余胸。君归致其子,囊盛勿函封。张骞移苜蓿,适用如葵菘。马援载薏苡,罗生等蒿蓬。悬知东坡下,塉卤化千钟。长使齐安人,指此说两翁。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8967c68e6d963e8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