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至又雨》
《夏至又雨》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不识皇天意,空怜小麦秋

眼穿看垤蚁,心苦辨林鸠。

烟火迟方举,云霓湿未收。

腐儒甘饿死,今日为谁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腐儒(fǔ rú)的意思:指那些学识渊博,但却不思进取、墨守成规、追求虚名的儒学者。

皇天(huáng tiān)的意思:指天帝,用以形容天空的庄严威严。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麦秋(mài qiū)的意思:指麦子成熟的季节,也比喻事物到了成熟、收获的时候。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小麦(xiǎo mài)的意思:指小麦作物,也可以泛指农作物。

眼穿(yǎn chuān)的意思:形容眼睛疲劳或过度用力看东西而导致视力模糊。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云霓(yún ní)的意思:形容云彩缭绕、绚丽多彩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夏至又雨》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至时节连绵不断的雨水给农事带来的困扰与忧虑。

首联“不识皇天意,空怜小麦秋”,开篇即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天意的不解,以及对小麦丰收的期盼。小麦是重要的农作物,夏至时节本应是收获的季节,但连日的雨水却让丰收变得遥不可及,诗人对此感到既无奈又惋惜。

颔联“眼穿看垤蚁,心苦辨林鸠”,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他目不转睛地观察着蚂蚁筑巢,试图从微小的自然现象中寻找一丝希望,而心中则因分辨不出林中的斑鸠是否预示着晴朗天气的到来而感到痛苦。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挣扎。

颈联“烟火迟方举,云霓湿未收”,描述了雨后景象。虽然雨势渐缓,但空气中弥漫的湿气仍未散去,烟火的升起显得更加缓慢。这不仅反映了雨水对日常生活的直接影响,也暗示了雨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尚未消除。

尾联“腐儒甘饿死,今日为谁愁”则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在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下,即使是饱读诗书的学者也甘愿忍受饥饿直至死亡,只为表达对当前困境的深切忧虑。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对农民生活艰辛的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至降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揭示了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命运之间的深刻矛盾与思考。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七夕公宴诗 赋得博望槎

梧桐声脱秋声起,迢迢秋色澹如水。
天上佳期玉露中,人闲良夜金波里。
此时汉使向河源,此夕乘槎犯斗垣。
但惊城舍严官府,那识天孙遇河鼓。
云阶月地难久留,飘然枯木复乘流。
归来不问成都卜,肯信身亲见女牛。
从此人疑有天路,俱言河汉清可度。
帝子英灵空有人,千秋别泪自沾巾。
可怜匹练高楼色,年年愁杀问津人。

(0)

江南乐四首

清明乍出游,风日不曾恶。
何似桃花飞,道是羞侬落。

(0)

感古十四首

昔人事主,弥砺厥心。
岂无过动,终不愧人。
先轸慢唾,鬻拳兵临。
箕役致命,伯宫自刑。
英英风烈,丹青古今。
去之千古,肃肃我钦。
¤

(0)

咏怀十首

丈夫生世间,如彼长江水。
潴则渊渟渟,流则浩弥弥。
建业与立言,随时任所履。
何足芥胸怀,行藏判忧喜。
吾观古圣贤,欲为苍生起。
枘凿苦不投,皇皇未肯止。
下以舒屯蒙,上以存燮理。
天命苟有涯,历聘徒劳只。
不见稷契坟,空山亦土垒。
¤

(0)

四忆诗四首

忆昔在清漳,帐下多童冠。
切磨论至德,余义及篇翰。
别来四十年,凋谢已太半。
登高望海水,茫茫无边岸。
欲赠以琼瑶,踟蹰岁复晏。
¤

(0)

北征道中四篇

四望茫茫,原隰禋禋。
乱江涉淮,云戾徐土。
我授我衣,复越齐鲁。
家鲜担储,忧我父母。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