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平初昼霁,石紧留余潨。
深林戴烟白,岭秀青数重。
平观忽焉逝,渐灭沙上踪。
这首诗描绘了湖边落雁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湖面、山岭、树林、松涛以及雁群的动态与静态美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句“湖平初昼霁”,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湖面在雨后初晴时分显得格外平静,为后续景象的铺陈奠定了基调。接着,“石紧留余潨”一句,通过石头与水的互动,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自然的和谐。
“深林戴烟白,岭秀青数重”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林间烟雾缭绕的白色与远处山岭青翠欲滴的绿色,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展现出大自然的丰富色彩和层次感。
“飒尔群影下,流声出高松”则聚焦于雁群的动态,通过“飒尔”一词,生动地描绘了雁群快速掠过湖面的场景,同时“流声”与“高松”相互映衬,不仅展现了雁鸣的悠扬,也暗示了松树的挺拔与坚韧。
最后,“平观忽焉逝,渐灭沙上踪。去住无定所,寒云一带从”四句,以雁群的离去作为收尾,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雁群的来去无常,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流转,而“寒云一带从”则以云的飘渺,呼应了雁群的行踪不定,增添了诗作的意境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湖边落雁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以及对生命流转的哲思,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