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从兹(cóng zī)的意思:从现在开始;从此以后
吊鹤(diào hè)的意思:指人们对于高尚品德和仪表的赞美和敬仰。
焚鱼(fén yú)的意思:指人对自己的利益不加保护或不顾及,导致自己的损失。
广陵(guǎng líng)的意思:泛指广阔的地方,也指繁华的城市。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考牧(kǎo mù)的意思:指考察、考核牧民的能力和素质。
论经(lùn jīng)的意思:
讲论经典;评论经书。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安禪合掌,説偈论经,滴海未尽,其书悬河,不穷其义。” 元 杨载 《奉题伯父双峰樵隐》诗之四:“祇应老崖谷,束带尚论经。”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顾炎武》:“於同时诸君子,虽以苦节推 百泉 、 二曲 ,以经世之学推 棃洲 ,至於论经评史,亦不苟同也。”
生刍(shēng chú)的意思:
亦作“ 生蒭 ”。1.鲜草。《诗·小雅·白驹》:“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陈奂 传疏:“芻所以萎白驹,託言礼所以养贤人。”鲜草可养白驹。后因用作礼贤敬贤之典。《西京杂记》卷五:“夫人无幽显,道在则为尊,虽生蒭之贱也,不能脱落君子,故赠君生蒭一束。” 宋 黄庭坚 《迎醇甫夫妇》诗:“策马得行休更秣,已令童稚割生芻。”
(2).指贤人;贤能。 南朝 宋 鲍照 《从过旧宫》诗:“空费行苇德,採束谢生芻。” 南朝 梁 吴均 《赠周兴嗣》诗之一:“愿持 江 南蕙,以赠生芻人。”
(3).指代《诗·小雅·白驹》,以寄寓思友、思贤之心。 唐 权德舆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断金挥丽藻,比玉咏生芻。” 唐 李群玉 《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沉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第》诗:“停觴一摇笔,聊寄生芻吟。” 明 何景明 《酬赠王德征》诗:“皎皎空谷驹,生芻劳我心。”
(4).《后汉书·徐穉传》:“ 郭林宗 有母忧, 穉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后因以称吊祭的礼物。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生芻一束,泣血三年,不踰圣人之礼,能行大夫之孝。”《宋史·文苑传三·路振》:“生芻致祭,弊帷成礼。瘞尔崇冈,全尔具体。” 明 张煌言 《挽大宗伯吴峦穉先生》诗:“趋朝当日称先达,惆悵生芻何处投。”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宿草(sù cǎo)的意思:指长期生活在某个地方或依赖某个地方的人。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白云边(bái yún bi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安宁祥和的地方。
广陵散(guǎng líng sàn)的意思:指离散、分散的状态或情况。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所作的《哭陈鲁南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故友陈鲁南的深切哀悼之情,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尚忆论经地,犹闻考牧年。” 开篇即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回忆起与故友共同探讨经典、研究学问的日子,以及那些充满学习与成长的时光。
“焚鱼沧海上,吊鹤白云边。” 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焚鱼”和“吊鹤”的场景,描绘出一种哀伤而宁静的氛围,暗示着对逝者的悼念和对自然界的感慨。
“竟阻生刍奠,遥悲宿草阡。” “生刍奠”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祭奠方式,用新鲜的草来祭祀亡者,表达对逝者的尊敬和哀思。“宿草阡”则是指墓地,这里表达了诗人无法亲自前往墓地祭奠的遗憾,以及对故人长眠之地的遥想。
“从兹广陵散,无复世人传。” 最后两句引用了“广陵散”这一典故,原为嵇康所作的琴曲,后因嵇康被处决而失传,此处借以表达对故友才华和友谊的惋惜,以及对这段友情无法再为世人所知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离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